首页> 中文学位 >骨髓浓缩物(BAMAC)对牙种植体周成骨结构影响的显微影像学分析
【6h】

骨髓浓缩物(BAMAC)对牙种植体周成骨结构影响的显微影像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

2.实验器械与材料

2.1 主要实验器械

2.2 主要实验材料

3.实验方法

3.1 牙列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3.2 制备骨髓浓缩物

3.3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建立实验组与对照组

3.4 取材及固定

3.5 Micro-CT扫描分析

3.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大体标本观察

2.Micro-CT重建图像

3.Micro-CT骨小梁形态学参数分析

4.观察者间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Micro-CT可从三维角度直接分析骨小梁空间结构,现在已经成为评估离体骨微结构的“金标准”[1],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疾病的研究,但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采用骨髓浓缩物(BoneMarrowAspirateConcentrate,BMAC)移植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利用Micro-CT图像分析其对牙种植体周围成骨量与成骨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六只,拔除每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三和第四前磨牙(P3和P4)。3个月后,先在每只实验犬髂后上棘处行骨髓穿刺术,抽取10ml骨髓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提取中间单核细胞层备用,然后于双侧下颌前磨牙区常规逐级预备种植窝洞,在所有种植窝洞的近中造4mm×4mm×4mm的箱状骨缺损,收集骨缺损内的骨块用咬骨钳制成骨碎屑(AutoglaftBone,AB)备用。每只实验犬口内植入4颗纯钛种植体,在骨缺损处随机选取2处(左右各1处)填入携带骨髓浓缩物的明胶海绵(BMAC组),另外2处分别填入自体牙槽骨(AB组)和空白明胶海绵(对照组)。于植入后第4周和第12周各处死3只实验犬,标本经固定后,使用Micro-CT扫描重建。共扫描24个带种植体的骨标本,其中术后第4周标本共12个,含BMAC组6个,AB组3个,对照组3个;术后第12周标本共12个,含BMAC组6个,AB组3个,对照组3个。使用CTan软件分析缺损区域内骨小梁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1/mm)、骨小梁厚度(Tb.Th:mm)、骨小梁分离度(Tb.Sp:mm)、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n:1/mm3)和结构模型指数(SMI)六个参数。两名口腔颌面外科硕士研究生分别测量一次,2周后重复测量一次。
   结果:植入后第4周时,Tb.Sp值的组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9,P<0.05),其中对照组与BMAC组和AB组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9,P<0.05;P=0.029,P<0.05)。其余第4周与第12周的骨小梁形态学参数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增长,各处理组的BV/TV值与Tb.Th值增长,Tb.Sp值与SMI值下降;BMAC组与AB组的Tb.N值下降,对照组的Tb.N值升高;BMAC组与对照组的Conn.Dn值升高,AB组的Conn.Dn值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参数不同观察者的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骨髓浓缩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可有效修复牙种植体单侧4mm范围内的箱状骨缺损。
   2.骨髓浓缩物可以缩短牙种植体周围骨再生时间,植入后第4周时成骨质量优于自体牙槽骨。
   3.Micro-CT可快速有效分析牙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