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锥束CT正中矢状面对成人骨性Ⅲ类偏斜评价的差异
【6h】

不同锥束CT正中矢状面对成人骨性Ⅲ类偏斜评价的差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备、软件

2.2 参考标志点的定位

2.3 建立三维参考坐标系

2.4 统计分析

结果

1.3种MSP对偏斜评价的差异

2.对照组上、下颌偏斜量

讨论

1.CBCT在不对称评价中的优势

2.3种MSP对偏斜评价差异的分析

2.1 实验组

2.2 对照组

2.3 小结

3.建立三维坐标系方式和MSP的选择

3.1 FH平面的选择、意义

3.2 软组织标志点的选择、意义

3.3 对于存在颅底畸形的病例

3.4 小结

4.骨性Ⅲ类颌面对称人群上下颌偏斜量化标准

5.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微种植体支抗在高角面型垂直向控制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比3种正畸正颌临床常用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正中矢状平面(Mid-sagittalplane,MSP)对Ⅲ类失状骨面型患者颌面部对称性评估的差异。为正畸正颌医生在进行颌面部对称性的评估提供应用不同正中矢状面的选择依据。并统计Ⅲ类骨面型颌面部对称人群的上、下颌偏斜参考指标。
  材料与方法: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之间,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Ⅲ类骨面型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颌面部不对称情况分为:明显偏斜的实验组(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20.3±2.1岁)和无明显颌偏斜的对照组(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21.8±3.2岁)。收集全体研究对象治疗前CBCT影像资料,应用InvivoDental5.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3DAnalysis功能下为研究对象的三维头颅影像建立3种三维参考坐标系,分别为:沿用了传统二维头影测量侧位片中眶耳平面(FrankfortPlane,FH)概念的参考坐标系;应用二维头颅正位片中常用的双侧标志点颧额缝(Frontozygomaticsuture,Fzs)建立的参考坐标系;和应用近年来提出的眶周软组织双侧标志点内眦(Endocanthion,En)建立的参考坐标系。获得3种不同参考坐标系确立的3种MSP。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上颌的前鼻脊点(Anteriornasalspine,ANS)、下颌的颏下点(Menton,Me)相对于3种MSP各自偏斜量。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中由3种不同MSP获得的上下颌偏斜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种MSP对骨性Ⅲ类患者上下颌对称性评价的差异性。同时统计对照组上下颌偏斜量,作为颌面对称Ⅲ类骨面型人群上下颌偏斜程度可接受范围的参考临界指标。
  结果:实验组中:以软组织En点确立的MSP与应用传统FH平面、双侧Fzs点辅助确定的MSP之间对于上颌偏斜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下颌偏斜的评价3种方法两两间均互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3种方法确定的MSP对于上颌不对称的评价均互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下颌不对称的评价,应用传统FH平面概念确立的MSP与另两种方法确立的MSP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颌面对称的Ⅲ类骨面型人群上、下颌偏斜量可参考标准范围分别为:±1.14mm、±1.96mm之内。
  结论:在应用CBCT对骨性Ⅲ类患者进行颌面部对称性的判断时,建立不同的参考坐标系会造成头颅影像定位的区别,并影响MSP的确立,从而最终得到不同的颌面部偏斜结论。尤其对严重偏斜患者,不同的MSP甚至会对上颌偏斜方向的判断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正畸医师建立三维参考坐标系进行对称性评价时,应对不同患者的不同诊疗目的而谨慎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