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和治疗现状调查
【6h】

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和治疗现状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多见的呼吸道的慢性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患有哮喘疾病的病人约有3亿人口,而我国的哮喘患者约占全球的10%,大约为3000万人。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哮喘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在临床工作中对哮喘疾病规范化的防治成为必然。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数患者并没有能够接受到规范化管理,造成目前哮喘控制情况不佳,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本课题通过对去年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我院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为哮喘人群防治提供更好的依据。
  方法:选取84例哮喘患者,均于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大医二院)呼吸内科门诊和哮喘门诊就诊,且全部符合2011年GINA指南和2008年中国哮喘防治指南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由大医二院的呼吸门诊及哮喘门诊医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调查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和哮喘发作情况等。问卷内容包括:1.患者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和病程等。2.哮喘的基本情况:过去1年内门诊随诊和治疗的情况等。3.哮喘控制情况:包括两种标准:(1)按照2011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制定的哮喘控制水平的方法;(2)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4.哮喘发作情况:包括过去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和哮喘发作的次数,过去1年中因哮喘急性发作而急诊就医和住院的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时,问卷内容不得空缺,共完成84份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临床控制水平:(1)按照2011年GINA指南制定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达到控制水平,哮喘门诊组为43.1%明显优于呼吸门诊组的18.2%(x2=5.615,P<0.05),但低于2011年我院经过规范化教育和治疗的管理组患者(62.8%)。(2)按照ACT评分达到良好控制以上(ACT评分≥20分),哮喘门诊组为51%明显优于呼吸门诊组的21.2%(x2=7.444,P<0.05),但低于我院经过规范化教育和治疗的管理组患者(74.4%)。
  2.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与呼吸道感染:将患者分成激素规范治疗组和未规范治疗组。规范治疗组是指持续3个月以上规范应用ICS或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未规范组指没有应用ICS或ICS+LABA治疗,或虽然应用,但未达到3个月疗程。84个患者中,规范治疗组30人(35.7%),未规范组54人(64.3%)。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规范治疗组为66.7%,未规范治疗组55.6%(x2=0.988,P=0.361),两组统计学没有明显差异。
  3.哮喘控制水平与呼吸道感染:按照2011年GINA指南制定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84人中达到控制的患者(控制组)28人,未达到控制的患者(未控制组)56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控制组为32.1%,未控制组为58.9%,(x2=5.357,P=0.036),控制组明显低于未控制组。
  4.哮喘控制水平与急诊和住院情况:按照2011年GINA指南制定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达到控制的患者(控制组)28人,未达到控制的患者(未控制组)56人,过去12个月中有急诊和住院的患者控制组为7.1%;未控制组为26.8%(2=4.462,P=0.044),控制组明显低于未控制组。
  5.依从性与哮喘控制水平:84个哮喘患者中,依从性差的患者(12个月内门诊就诊的次数≤1次)35人,依从性好的患者(12个月之内门诊就诊的次数≥2次)49人。依从性差的患者哮喘控制率为14.3%,依从性好的患者哮喘控制率为46.9%(x2=9.796,P=0.002),依从性好的患者哮喘控制的比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
  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哮喘患者的控制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发作的几率。规范化地使用ICS治疗哮喘并不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