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折围手术期血清钙、磷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研究
【6h】

骨折围手术期血清钙、磷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骨折围手术期血清钙、磷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的骨折手术患者160例,其中男77例,女83例;年龄30~90岁,平均年龄(59.4±16.9)岁;93例为低能量损伤,67例为车祸或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均于伤后1~5天手术。分别于骨折后第一天及手术后第一天晨起测定空腹血清钙、磷及25(OH)D水平。同期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围手术期血清钙、磷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术后较术前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术后血清钙水平略低于正常范围外,其余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波动;不同年龄及性别组间血清钙、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磷水平变化无相关性(P>0.05)。
  2.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8.2±5.18) ng/ml、(12.24±7.46) ng/ml和(8.85±6.21) ng/ml。围手术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术前比对照组降低32.7%,术后比术前降低27.7%,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围手术期血清25(OH)D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围手术期女性较男性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30-组中高能量损伤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低能量损伤患者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组和70-组低能量比高能量损伤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围手术期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钙、磷水平无相关性(P>0.05)。
  结论:
  1.维生素D水平在骨折后明显不足,手术后进一步加重,可能与骨折消耗或参与骨折修复有关。
  2.年龄、性别、损伤程度对围手术期维生素D水平变化均有影响。
  3.骨折后围手术期应早期持续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和适量钙,如果为骨质疏松骨折应同时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