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矫治
【6h】

成人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矫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取

2.病例基本资料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专科检查

2.3 模型检查

2.4 影像学检查

3.诊断

4.具体问题列表

5.治疗目标

6.矫治计划

6.1 矫治前的准备工作

6.2 矫治方法

7.材料

8.正畸治疗过程

结果

1.矫治结果

2.功能检查

3.影像学检查

3.1 治疗后全口曲面断层片结果

3.2 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对比分析

讨论

结论

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综述 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特点及矫治方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口外支抗头帽J钩和口内支抗横腭杆作为强支抗的辅助装置矫治成人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一例,病源来自2010年8月29日大连市联合路博士口腔诊所,成人女性,22岁。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牙周健康,曾有咬指和口呼吸习惯,现已改正;该患者处于恒牙(牙合)期;左右两侧尖牙、磨牙关系为安氏Ⅰ类关系;上下颌牙列轻中度拥挤;覆颌、覆盖均正常;Spee曲线深度正常;露龈微笑,双颌前牙的轴倾度较唇倾,上下颌中线位于正中,侧貌为凸面型,颏部紧张、后缩。有母亲的家族遗传史。该病例根据其模型分析和X线头影测量等测量和分析结果,采取拔出14、24、34、44及18、28、38、48的拔牙模式,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排齐整平上下颌牙列阶段,运用横腭杆控制磨牙,两步法滑动关闭拔牙间隙,配合头帽拉尖牙向远中,待尖牙基本达到中性牙合关系时,使用头帽J钩回收及适当压低前牙,保持前牙良好的覆颌及全口牙齿良好的咬合关系。
  结果:矫治总疗程为27个月,治疗结束时观察全口牙列排齐整平;拔牙间隙完全关闭;中线位于正中;测量唇倾的前牙牙轴得到明显回收;模型检查前牙覆颌正常、覆盖2mm;磨牙和尖牙为安氏Ⅰ类。对比治疗前后的曲面断层片可见,髁突位置良好,无明显改变,全口牙齿牙根基本平行,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结果:(1)上下颌颅面骨测量值未发生明显变化,牙合平面未发生顺时针旋转,基本保持原位。SNA、SNB未发生明显变化,SNA减小了1°,SNB无变化,ANB减小了1°(2)上牙轴U1-SN由115°减小到108°,下牙轴L1-MP唇倾度由104°减小到91°,L1-NB由42°减小到30°(3)鼻唇角Cm-Sn-Ls增大4°、上唇倾角A'UL-FH增大了6°,说明矫治后上唇的突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小;下唇倾角B'UL-FH增大了7°,反应下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ULP从10mm降低到6mm,减小了4mm,LLP由12mm降低到8mm,也减小了4mm,上下唇突度得到明显改善;UL-EP由原来的6mm减小到2mm,LL-EP由9mm减小到5mm,同时减小了4mm,上下唇虽没有达到审美线内,但与矫治前比较,前突的唇部得到了改善;颏沟倾角(Pg'B'-FH)治疗前70°,治疗后75°;Z角治疗前56°,治疗后65°;H角治疗前21°,治疗后19°;经过治疗后,唇部和颏部的关系趋于协调。侧面角(G-Sn-Pg'),软组织面角(FH-Ns-Pg')几乎未发生改变,因此单纯正畸治疗对于改变生长发育已完成的相关指标作用甚微。
  结论:对于双颌前突安氏Ⅰ类成人患者的矫正治疗,应用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口外支抗头帽J钩及口内支抗横腭杆,可以很好地控制磨牙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上的位置,使拔牙间隙充分为回收前牙所利用,进而使患者软组织侧貌协调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