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股骨颈骨折两种空心螺钉固定方式术后颈短缩分析
【6h】

老年股骨颈骨折两种空心螺钉固定方式术后颈短缩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手术方法

3.颈短缩的测量方法

4.观察及随访指标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颈短缩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2.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讨论

1.颈短缩的发生率

2.颈短缩的影响因素

2.1 空心螺钉两种构型比较

2.2 其他影响因素

3.颈短缩不同测量方法的比较

4.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5.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空心螺钉固定以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小等优点为目前临床常用手术方式。但其术后颈短缩率较高。本文选取以空心螺钉强斜低位及非强斜低位两种构型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析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颈短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一种颈短缩的测量及分度方法并探索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采用空心螺钉强斜低位及非强斜低位两种构型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共有1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53例,女109例;平均年龄77.54±7.53岁(65~100岁);骨折Garden分型:Ⅰ型23例,Ⅱ型29例,Ⅲ型65例,Ⅳ型45例;Ⅰ、Ⅱ型为无移位骨折(52例),Ⅲ、Ⅳ型为移位骨折(110例)。将随访期间髋关节正位X线片与术后首次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空心螺钉尾端是否外露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以外露最长螺钉为测量标志,测量钉杆外露长度作为颈短缩长度,并以此长度与钉帽厚度比值对颈短缩进行分度:1度:颈短缩<1个钉帽;2度:颈短缩在1~2个钉帽;3度:颈短缩>2个钉帽。分析颈短缩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对颈短缩长度与患侧肢体短缩长度的关系及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62例患者术后获10~36个月随访(平均17.40±6.83个月)。共有56例患者发生颈短缩,发生率为34.6%,其中1度7例,占4.3%;2度18例,占11.1%;3度31例,占19.1%。强斜低位固定的患者颈短缩率显著低于非强斜低位固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颈短缩的发生与骨密度降低、骨折移位、复位不满意、空心螺钉非强斜低位构型显著相关(P<0.05)。颈短缩长度与肢体短缩长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40(P<0.05)。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77.12±12.95分(32~98分)。颈短缩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65.34±13.76分)显著低于无颈短缩组(83.35±6.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3,P=0.000)。不同颈短缩分度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088,P=0.004),多重比较颈短缩1度与2度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度与3度,2度与3度之间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随股骨颈短缩程度增加有降低趋势。
  结论: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颈短缩率较高。患者的骨密度、骨折类型、复位质量、空心螺钉构型是影响术后颈短缩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空心螺钉强斜低位构型固定对于降低颈短缩有一定作用,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较非强斜低位构型有一定优势。本研究所采用的颈短缩测量及分度方法较直观,便于临床应用。严重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