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菩提树放松技术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6h】

菩提树放松技术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契机

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步骤

2.4 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3.1 白血病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3.2 “评价分数”比较

3.3 干预前后两组“心率变化”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NN间期标准差(SDNN)”变化比较

3.5 干预前后两组“LF”、“HF”、“LF/HF”比较

3.6 干预前后两组“HAMA”比较

3.7 干预前后两组“SAS”比较

3.8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3.9 焦虑和生活质量相关分析

3.10.创伤后应激和焦虑相关分析

四、讨论

4.1 白血病患者的焦虑现状

4.2 白血病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4.3 菩提树放松技术对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缓解作用

4.4 菩提树放松技术对白血病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影响

4.5 菩提树放松技术对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4.6 创新与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血病心理问题研究回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患者在确诊之后和治疗期间不仅出现免疫功能的改变,还会表现出焦虑和抑郁样障碍。随着心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治疗中重要作用的认知。各种心理干预方法已被采用,如心理支持、知识宣教、放松行为训练等。干预的疗效评价大多采用心理量表等,缺乏客观评价手段。研究将探讨菩提树放松技术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焦虑样障碍影响,将心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作为一种焦虑评估方法的客观指标观察菩提树训练前后的焦虑情绪变化。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科和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的患者15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出56名轻中度焦虑患者(7分<HAMA评分≤21分,不符合CDSM-IV中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年龄、性别、病程相匹配的原则分成干预组(n=28)和对照组(n=28)。其中干预组在治疗中有1人死亡,2人病情加重退出实验,对照组在治疗中有3人不能完成实验退出。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中文版)于干预治疗前对两组被试进行评定,在干预后再次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中文版定)。两组患者在开始接受正规化疗(DA化疗方案)的同时,干预组:给予菩提树放松训练,1次/天,每次持续30分钟,每周5次,共进行10次菩提树放松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放松训练,自然安静状态下监测生理指标。分别在每次干预前后采用生理相干与自主神经平衡系统(SPCS)对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的评价分数、心率(HR)、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心律变异性(HRV)频域指标的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以及LF/HF值进行监测。应用SPSS软件包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
  结果:1.干预前后“评价分数”比较:每次干预后,干预组的评价分数均高于干预前,且在第7,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1,2.257,2.316,2.645;P=0.030,0.033,0.043,0.014),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心率”比较:每次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率均低于干预前,且在第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81,4.653,2.527;P=0.000,0.000,0.019),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的“NN间期标准差”比较:每次干预后,干预组SDNN值均较干预前减少,且在第8,9,10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4,2.172,2.562; P=0.038,0.040,0.017),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LF”、“HF”、“LF/HF”的比较:每次干预后,干预组均出现lnLF下降、lnHF上升和ln(LF/HF)下降,且在第9,10次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6,2.380;P=0.023,0.026;t=2.564,2.510;P=0.017,0.019;t=3.436,2.783;P=0.002,0.010),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的“HAMA分值”比较:干预组的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05;P=0.000),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前后“SAS分值”比较:干预组的自身配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46;P=0.000),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前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指标比较:干预的自身配对比较PWB、EWB、FWB、康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2,15.419,9.242,12.645;P=0.009,0.000,0.000,0.000),而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焦虑状况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γ=0.113,p<0.05);创伤后应激和焦虑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
  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在确诊后和治疗中伴有明显的焦虑样情绪障碍,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率较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焦虑样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迷走神经系统功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增强。菩提树放松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HRV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迷走神经活动,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出现轻中度焦虑有缓解作用,同时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