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h】

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材料纳入标准及分组

2.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

结果

1.年龄

2. 性别

3. 高血压病

4. 瘤径

5. 不同瘤顶指向

6. aSAH家族史

7. aSAH的Fisher CT分级

8. 术后并发症

9. Hunt-Hess分级

10.多因素分析

讨论

4.1 年龄

4.2 性别

4.3 高血压病史

4.4 瘤径

4.5 不同瘤顶指向及PcomAAs区域的解剖复杂性

4.6 aSAH家族史

4.7 Fisher CT分级与预后的关系

4.8术后并发症

4.9 Hunt-Hess分级与预后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研究进展与预后分析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为致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首位病因,其中的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PcomAAs)更容易发生破裂出血。既往研究主要探索了动脉瘤手术夹闭方式下的患者预后情况,缺少对介入治疗的相关预后研究,同时既往文献往往涉及到颅内较多部位的动脉瘤研究,缺乏更明确的针对性,致使对总体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出现动脉瘤发生部位相关的混杂因素的影响,造成难以避免的偏倚。本研究则单独针对PcomAAs,依据患者全面准确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对动脉瘤的形态学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来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今后治疗前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治疗风险,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接连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PcomAAs患者。纳入课题资料的诊断标准为:1.除外因外伤及感染所致的颅内动脉瘤;2.排除合并有其他的脑血管疾病,如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3.纳入颅内单发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囊性动脉瘤相关的病例。所有被纳入的患者均临床随访3~12个月,并嘱患者于术后6~12个月再次入院,复查DSA以期了解PcomAAs相关的术后变化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以了解PcomAAs的预后情况。最终纳入课题病例组患者总共72例,其中男性患者23位,女性患者49位,均在术前行CTA或DSA证实为PcomAAs。回顾性分析纳入课题病例组的患者的临床住院病历的资料及相关随访信息,以GOS分数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瘤径,动脉瘤瘤顶指向,aSAH家族史,Fisher CT分级、Hunt-Hess分级、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为自变量,进行秩和检验及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对预后有意义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平均住院13天,患者出院时,以GOS得分来对患者进行治疗预后评价,其中治愈患者共43位、自理患者17位、重度残疾患者11位、植物生存患者1位,死亡患者0位,分别占总数的59.7%、23.6%、15.3%、15.3%、0。单因素分析中显示患者性别(P>0.05),动脉瘤瘤径(P>0.05),动脉瘤瘤顶指向(P>0.05)与PcomAAs患者的预后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患者年龄(P<0.01),存在高血压病史(P<0.01),存在aSAH家族史(P<0.01),Fisher CT分级(P<0.01)、术后并发症(P<0.01)、Hunt-Hess分级(P<0.01)这六项指标的差异与患者预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纳入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继续筛选变量,结果显示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 Hunt-Hess分级(P<0.01)和术后并发症(P<0.01)。
  结论:Hunt-Hess分级和术后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为影响介入治疗PcomAA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可用于临床评估介入治疗PcomAAs患者的预后,并协助指导最优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