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6h】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1.BCVA

2.CRT

3.注射次数

4.注射间隔时间

5.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讨论

一、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病理机制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现状及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是目前该病最新的治疗方法,康柏西普是新一代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具备靶点数量多、与受体亲和能力强以及作用时间持久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有效性、时效性及安全性,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1例(21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检查方法,观察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OCT测量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er retinal thickness,CRT)与治疗前的比较,观察治疗后12个月葡萄膜炎、眼内炎、白内障进展、高眼压等发生情况,分析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重复注射的时间间隔,经过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康柏西普的临床有效性、时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BCVA平均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BCVA大于等于15个字母有11例,显效率52.4%,小于15个字母有7例,有效率33.3%,BCVA不提高3例,无效率14.3%。治疗前CRT373~1593um,平均值615.6±267.9um;治疗后6个月CRT218~806um,平均值412.3±134.5um;治疗后12个月CRT228~823um,平均值341.5±137.7um。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CRT平均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试验对象共注射70次,平均注射3.33次注射5次3人,注射4次5人,注射3次9人,注射2次4人。CRVO注射29次,平均3.63次;BRVO注射41次,平均3.15次。
  结论:
  1.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2.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后3个月内每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根据病情采用按需注射的原则可以维持疗效。
  3.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第1年平均需要注射3~4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