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趋势
【6h】

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趋势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高校图书馆设计研究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1.2课题来源

1.3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2.1回顾: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2.2反思: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与现存问题

2.2.1高校图书馆的性质

2.2.2高校图书馆的个性与差别

2.2.3高校图书馆的现存问题

2.2.4问卷调查的发放——大学图书馆使用者的行为方式研究(后附调查问卷及结论)

2.3展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3.1人性化趋势

2.3.2开放化趋势

2.3.3数字智能化趋势

第三章:人性化趋势

3.1涉及相关理论

3.2人性化的场所感的塑造

3.3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3.3.1基本阅览行为的空间设计

3.3.2必要辅助行为的空间设计

3.3.3交流场的实现

3.4人性化的空间环境设计

3.5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

3.5.1图书馆读者工作人性化的实施

3.5.2人性化管理的策略

第四章 开放化趋势

4.1高校图书馆走向开放性的发展必然

4.1.1开放性是高校图书馆的天然属性

4.1.2高校图书馆开放性的相对优势

4.1.3开放性的实质

4.2开放性设计要素、特征与原则

4.2.1构成开放空间的管理模式

4.2.2构成开放空间的技术要素

4.2.3开放空间的特征

4.2.4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

4.3开放性的内部空间的实现方式

4.3.1功能流线的简洁和富有选择性

4.3.2平面——灵活空间设计

4.3.3剖面——整体空间设计

4.3.4开放性内部空间形态构成

4.4开放性的外部形态设计

第五章数字智能化趋势

5.1数字图书馆概述

5.1.1数字图书馆概念提出及其基本特征

5.1.2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分析

5.1.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5.2数字化技术对图书馆模式的影响

5.2.1数字化技术导致馆藏含义及阅读介质的变化

5.2.2信息贮存技术变革对藏书的影响

5.2.3数字化技术导致图书馆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及服务模式的变化

5.3数字化技术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

5.3.1信息传播技术导致功能布局及面积分配的变化

5.3.2更简短的流线序列和多功能的设计模式

5.3.3更智能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

5.3.4图书馆建筑造型及细部设计的变化

5.3.5图书馆采光方式的变化

第六章走向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

6.1概念的提出及产生的背景

6.2自助型复合化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区划与重组

6.2.1空间区划重分配

6.2.2空间结构重组织

6.3自助型复合化高校图书馆的实现方式

6.3.1开放贯通的馆内空间,以适应馆藏理念的转变

6.3.2独立完善的管理与借阅空间,以适应服务理念的转变

6.3.3智能化技术手段,满足“自助型”的服务和管理

6.3.4功能与服务范围的扩展,提高综合效率

6.3.5交流空间与阅览空间的有机组合,体现人文关怀

6.4高校图书馆的当代建筑实践

6.4.1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6.4.2柏林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使用者的行为方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插图或附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指出高校图书馆经历的三次变革,是一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史。同时界定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与现存问题,比较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公共图书馆的个性与共性,从而引发当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趋势的思考。 其次分别分析在新的建筑形势下,这些新趋势(人性化、开放化、数字智能化等)在图书馆建筑中的应用:人性化趋势,作为校园建筑的图书馆,其位置和形态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它与整个校园中心区的关系,有利于学校和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并能充分尊重校园文脉和传统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征是图书馆最外在的人性化设计;图书馆核心的阅览空间及环境设计越来越关注空间的品质和阅读者的心理感受,注重交流场所的设置,从基本阅览行为的空间到辅助行为发生的空间其空间及环境设计都是以读者满意度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最后指出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在强调“以人为本”管理原则和服务理念时,强调将对图书馆馆员自身的关注与对读者的关注的内在一致性。 开放化趋势,首先指出图书馆走向开放性的发展必然及其走向开放性的相对优势,构成开放性设计的管理模式(“人本位”的管理模式)、技术要素(功能分区的“模块化”理念)、特征(空间的通透性、模糊性、多样性、流动性)及设计原则(以读者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弹性空间的布局原则);着重介绍开放性的内部空间设计,内部功能流线的简洁和富有选择性,阅览层的灵活空间和剖面的整体空间设计及开放性内部空间带来外部形态的变化,导致建筑表皮的通透性、均一性及形态的自由性。 数字智能化趋势,首先指出带来图书馆馆藏含义及阅读介质的变化、信息存贮技术对藏书的影响、导致图书馆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及服务模式等图书馆模式的变化。其次详细论述了数字化技术导致图书馆建筑功能布局及面积分配的变化、带来更简短的流线序列和多功能的设计模式,更智能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导致建筑造型、细部设计及采光方式的变化。 最后提出建设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的概念。指出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区划的重分配与空间结构重组织,提出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的实现方式,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不断适应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完善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