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聚乳酸纤维专用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6h】

新型聚乳酸纤维专用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文献综述

1.1合成纤维发展概况

1.2分散染料发展概况

1.3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纤维

1.4聚乳酸纤维染色研究进展

1.5本论文工作的设计思想

2烷氨基蒽醌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实验部分

2.3结果与讨论

2.4结论

3 2'-氯-4'-硝基偶氮苯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3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4 1-(吡唑啉酮基)偶氮蒽醌染料的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5合成的三类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应用

5.1 引言

5.2实验部分

5.3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创新点摘要

附录A系列偶氮染料的扭转角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论文根据染料和纤维相亲相容具有高亲和力的原理,针对聚乳酸纤维的疏水特性设计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同疏水官能团的疏水性染料;同时针对传统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日晒牢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合成了分子中含有光稳定性官能团的耐晒染料。期待这些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具有高竭染率和色牢度,从而达到提高其应用性能的目的。 论文分别以1-硝基蒽醌和1,5-二氯蒽醌为起始原料与不同疏水结构的胺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的烷氨基蒽醌染料。同时,以2-氯-4-硝基苯胺为原料,经过亚硝酸钠/浓硫酸体系重氮化后,与具有不同疏水官能团的苯胺偶合,合成了七支(2’-氯-4’-硝基)偶氮苯染料。在丙酮溶液中培养了五支偶氮染料的单晶,并用X射线分析了单晶的结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这些染料的分子结构。 1-氨基蒽醌经过亚硝酸钠/浓硫酸/氟硼酸体系重氮化后,分别与取代吡唑啉酮偶合,合成了三支1-(吡唑啉酮基)偶氮蒽醌黄色染料。同时为了改善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1-氨基蒽醌重氮化后又与1-(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偶合,然后经过氯化、胺解,合成了四支新型的含有疏水烷基链的磺酰胺型偶氮蒽醌黄色染料。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这些染料的分子结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这些偶氮染料均以稳定的腙体结构存在。 论文选择上述合成的代表性染料,利用高温高压竭染法对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向染料分子中引入适当的疏水烷基链能够有效地改善染料与聚乳酸纤维的亲和力,从而明显提高在纤维上的竭染率。具有不同疏水官能团的偶氮染料3-2与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相亲性,在纤维上的竭染率都在97%以上。偶氮蒽醌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具有优异的日晒牢度,全部在6级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