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腐殖酸的分离及其组分对水中2,4-D光降解作用
【6h】

腐殖酸的分离及其组分对水中2,4-D光降解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 腐殖酸的分离方法及有机污染物光解的研究进展

1.1 天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行为

1.1.1 光化学反应的机理

1.1.2 天然水体中的活性氧物种

1.2 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

1.2.1 腐殖酸的组成、化学结构和性质

1.2.2 腐殖酸的光化学行为

1.2.3 腐殖酸与有机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

1.2.4 腐殖酸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2.5 腐殖酸的分级

1.3 Fe(Ⅲ)的光化学行为

1.3.1 天然水中不同形态Fe(Ⅲ)/Fe(Ⅱ)的光化学氧化还原循环

1.3.2 水溶液中Fe(Ⅲ)引发有机污染物光降解

1.3.3 腐殖酸的存在对Fe(Ⅲ)光化学行为的影响

1.4 分子印迹技术

1.4.1 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

1.4.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4.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1.5 2,4—D的研究背景

1.5.12,4—D的物化性质及危害

1.5.2 2,4—D的迁移转化及光化学行为

1.6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的依据

1.6.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3 研究内容

2 水体中腐殖酸与Fe(Ⅲ)的络合物对2,4—D光降解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光照实验

2.2.3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腐殖酸、Fe(Ⅲ)及其络合物的表征

2.3.2 腐殖酸、Fe(Ⅲ)及其络合物对2,4—D 光降解作用

2.4 本章小结

3 水体中不同极性的腐殖酸级分对2,4—D 光降解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腐殖酸及其级分的表征

3.3.2 pH值对2,4—D光降解作用

3.3.3 腐殖酸的浓度对2,4—D光降解作用

3.3.4 不同的腐殖酸级分对2,4—D光降解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腐殖酸中类酞菁结构的物质及其光化学活性研究

4.1 引 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实验步骤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的表征

4.3.2 MIP的再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

4.3.3 腐殖酸及其级分的荧光性

4.3.4 腐殖酸及其级分对2,4—D 光降解作用

4.3.5 腐殖酸中类酞菁结构组分的浓度对2,4—D光降解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腐殖酸中类卟啉结构的物质及其光化学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2 实验步骤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聚合物的表征

5.3.2 MIP的选择性能

5.3.3 腐殖酸及其级分的荧光性

5.3.4 腐殖酸及其级分对2,4—D光降解作用

5.4 本章小结

结 论

建 议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腐殖酸(humic acids,HA)是天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天然吸光物质之一,腐殖酸吸收太阳光后能够对水体中持久性有毒物质(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PTS)的迁移转化起到重要作用。铁是地球中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其离子形态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当腐殖酸和铁离子共存时,通过配位键作用结合成稳定的络合物,对共存体系中PTS的光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而腐殖酸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具有特殊活性的物质其结构与光化学作用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因此建立新颖有效的腐殖酸分离方法,将腐殖酸按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分离尤为关键。本论文研究了腐殖酸的分离及其组分对水体中微量PTS的光解作用,选择了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氯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作为目标污染物,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结果表明腐殖酸和Fe(III)共存时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电子顺磁共振图谱表明,水溶液中HA、Fe(III)以及HA-Fe(III)络合物在λ=355 nm光照下均能产生·OH。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500 W氙灯,λ>290nm)考察了腐殖酸和Fe(III)的存在对2,4-D光解速率的作用,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2,4-D的光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过程,单纯2,4-D(2 mg/L)溶液的光解速率常数为0.007 h-1,而含有HA(5 mg/L)、Fe(Ⅲ)(0.2 mmol/L)或二者络合物的2,4-D溶液的光解速率常数分别是0.004、0.034和0.046 h-1,结果显示HA-Fe(III)络合物显著提高2,4-D的光解速率,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
   (2)采用硅胶层析的方法,以不同比例的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对腐殖酸进行淋洗,按极性从弱到强将其分成FA、FB、Fc和FD不同级分。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强极性级分Fc和FD含有较多的芳香成分,在500 W氙灯的照射下,腐殖酸及其四个级分均减慢了2,4-D的光解速率,且强极性级分Fc和FD对2,4-D的光解抑制作用比弱极性级分FA和FB更明显,说明腐殖酸的光化学活性与其结构和官能团有关。
   (3)采用分子印迹的方法,利用酞菁铜分子印迹聚合物有效地分离了腐殖酸中类酞菁结构的物质,电子顺磁共振图谱表明,在λ=355 nm脉冲激光的照射下,腐殖酸溶液中含有类酞菁结构的级分(Fmip-b)产生较多的·OH,且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灯耐气候试验箱,λ>290 nm),Fmp-b具有较好的光化学活性,促进了2,4-D的光降解,2,4-D的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是在流出液级分( Feff)存在时的2.5倍。
   (4)利用叶绿素、卟啉铁和内消旋-四苯基卟啉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地分离了腐殖酸中与各自结构类似的光敏性物质;同时,利用叶绿素、卟啉铁和内消旋.四苯基卟啉三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混合物将腐殖酸中具有外伸π-共轭大环结构的类卟啉物质分离出来,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氙灯耐气候试验箱,λ>290 nm),腐殖酸中类卟啉的级分(Fmip-b)比流出液级分(Feff)具有更好的光化学活性。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胶层析方法和分子印迹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腐殖酸中具有光化学活性的组分,腐殖酸中各种不同组分的确对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个结果对认识自然界中腐殖酸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光解历程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