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XML异构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应用
【6h】

基于XML异构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

2 XML及其相关技术

2.1 XML特点及语法

2.2 DTD与XML Schema

2.2.1 DTD简介

2.2.2 XML Schema简介

2.2.3 DTD与XML Schema的比较

2.3 DOM与SAX

2.3.1 文档对象模型DOM

2.3.2 XML简单编程接口SAX

2.3.3 DOM和SAX的比较

3 异构数据交换的理论研究

3.1 异构数据库系统

3.2 异构数据交换方式

3.2.1 异构数据的发布

3.2.2 异构数据的集成

3.3 异构数据交换过程

3.3.1 数据源中的数据提取

3.3.2 数据的模式转换

3.3.3 数据的传送与接收

4 关系模式和XML Schema之间的转换

4.1 模型表示

4.1.1 关系模式的向量模型

4.1.2 XML模式树模型

4.1.3 约束关系层次图

4.1.4 模块化思想

4.2 模式转换流程

4.3 关系模式向XML Schema的模型映射

4.3.1 映射原理

4.3.2 映射规则

4.3.3 算法描述

4.4 XML Schema向关系模式的模型映射

4.4.1 映射原理

4.4.2 映射规则

4.4.3 算法描述

4.5 BTT算法分析

4.6 实验及结果分析

5 异构数据交换的实现与应用

5.1 全国大集中模式下的电信计费系统

5.2 需求背景及分析

5.3 系统的网络结构

5.4 异构数据交换模块的实现

5.4.1 数据采集模块的流程设计

5.4.2 关系模式的提取

5.4.3 关系数据的XML发布

5.4.4 XML的关系模式的表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同形式的海量数据的积累,许多企业内部的商业数据被存储在不同的关系数据库中,运行在不同的开发平台和操作系统上,构成异构系统。因为XML已经成为Web数据交换标准,所以,在关系数据库的相关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基于XML的异构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对现有的异构数据的交换理论和实现方法的研究现状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异构数据交换过程中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对关系数据与XML之间的转换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针对现有方法的运行成本高和维护效率低的缺点,本文给出了模块化的思想,以及关系模式与模块化的XML之间的的转换模型和方法BTT(Bottom ToTop,自底向上)。
   首先,给出表示关系模式的向量模型,保存了关系结构与属性信息和用户自定义约束信息;同时根据XML是典型的树状结构的特点,给出了XML模式树模型。
   其次,在关系模式的向量模型及XML模式树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BTT方法的映射原理及其映射规则,该方法不仅保持了关系模式的结构信息、属性信息和约束信息的完整保留,而且自底向上的映射顺序则在没有牺牲转换效率的情况下,完成了模块化的封装与重用,使得转换后的XML Schema文档在维护效率上的性能优势。
   再则,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了与传统的模式转换方法相比,BTT方法在维护效率上的明显优势。
   最后,本文结合全国大集中模式下的计费系统的实际项目,将BTT方法应用其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