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期整体身心调节训练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6h】

短期整体身心调节训练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身心调节训练

1.1 放松训练

1.2 整体身心调节训练

2 工作记忆概述

2.1 工作记忆理论模型

2.1.1 中央执行系统

2.1.2 语音回路

2.1.3 视空间模板

2.1.4 情景缓冲区

2.2 工作记忆神经机制

2.3 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

3 工作记忆神经机制研究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

3.1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机制

3.2 功能磁共振的生理机制

3.3 基于功能磁共振的大脑功能连通

3.4 静息态与静息态网络

3.5 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

4 7天IBMT对视空间工作记忆和听觉工作记忆能力的行为数据研究

4.1 背景介绍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

4.2.2 训练过程

4.2.3 数据采集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讨论

5 5天IBMT对静息状态下视觉工作记忆能力的功能连通研究

5.1 背景介绍

5.2 实验方法

5.2.1 被试

5.2.2 训练过程

5.2.3 数据采集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整体身心调节训练(IntegrativeBody-MindTraining,IBMT)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和心身一体整体观的完整心身训练方式,该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练习者的注意、自我控制和认知行为能力。同时,针对该方法的神经机制研究也得出,IBMT可以在短期内改变个体大脑的灰质和白质,对个体的大脑具有可塑作用。
  工作记忆是人类的认知枢纽,在认知学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能够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储存和加工的具有能量的记忆系统,对于个体的学习,认知和推理能力等认知功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者发现,某些冥想训练方法对练习者的工作记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目前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关于短期IBMT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报道。
  基于此,本研究拟从行为认知和神经机制两个方面讨论IBMT对练习者工作记忆的影响。应用dualn-back行为实验范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对IBMT与西方流行的放松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的时间周期分别为5天和7天。分析对比接受两种不同训练的练习者工作记忆能力的改变和改变趋势,并且研究这种改变的神经机制。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练习者接受7天IBMT训练后视空间n-back和听觉n-back实验范式的正确率与练习之前相比有显著提高。而参加放松训练的练习者并没有出现视空间n-back任务正确率显著提高的现象。说明IBMT训练后,练习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和听觉工作记忆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度显著提高。并且与放松训练相比,IBMT对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更有效果。
  2、通过对接受5天IBMT训练前后的静息态数据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训练后,与视空间工作记忆有关的额顶叶脑区间功能连通系数与视空间n-back任务正确率的相关性下降,即额顶叶网络对视空间工作记忆负荷的敏感性与训练前相比降低。说明经过IBMT训练后,大脑不需要更多的资源整合便可以完成高负荷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从而可以提高视空间记忆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工作记忆能力可以通过IBMT训练进行改善,尤其是视空间工作记忆。IBMT可以提高脑部信息资源整合程度和处理效率,为提高工作记忆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