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计算与情景演化分析
【6h】

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计算与情景演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

1.1.2 人类采取的行动

1.1.3 我国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1.1.4 城市住区的碳减排潜力

1.1.5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1.2.1 碳足迹理论研究

1.2.2 碳足迹的案例研究

1.2.3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预期成果及特色

2 城市住区碳足迹清单编制方法分析

2.1 城市住区碳足迹系统描述

2.1.1 碳足迹定义

2.1.2 城市住区碳足迹边界定义

2.1.3 城市住区功能及功能单位

2.2 城市住区碳足迹清单编制方法

2.3 城市住区碳足迹排放源识别

2.3.1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源

2.3.2 城市住区碳足迹排放源

2.4 城市住区碳足迹计算方法

2.4.1 化石燃料燃烧碳足迹计算方法

2.4.2 电能碳足迹计算方法

2.4.3 工业产品生产制备碳足迹计算方法

2.4.4 固体废弃物碳足迹计算方法

2.4.5 废水碳足迹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城市住区建筑相关碳足迹解析

3.1 建筑相关碳足迹模型

3.1.1 建材准备阶段碳足迹

3.1.2 施工阶段能源碳足迹

3.1.3 施工阶段垃圾碳足迹

3.1.4 拆除阶段碳足迹

3.1.5 建筑相关碳足迹合计

3.2 建筑相关碳足迹聚类分析

3.2.1 数据选取

3.2.2 实证结果

3.3 不确定性分析

3.4 碳减排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市住区居民相关碳足迹解析

4.1 居民相关碳足迹模型

4.1.1 能源碳足迹

4.1.2 固体废弃物碳足迹

4.1.3 废水碳足迹

4.1.4 污泥碳足迹

4.1.5 居民相关碳足迹合计

4.2 居民相关碳足迹关联度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模型建立

4.2.3 实证结果

4.3 不确定性分析

4.4 碳减排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情景演化分析

5.1 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回归预测

5.1.1 预测方法

5.1.2 结果分析

5.2 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情景演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限排、减排、碳交易也成了各个国家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虽不是《框架公约》下负有减排任务的一方,但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全人类负责的精神,已在公开场合明确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碳减排之路任重而道远。
  城市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根据统计我国建筑业的碳足迹已占到所有碳足迹的30%左右。城市住区的建设面积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而建筑业还远远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减排空间巨大。
  本论文以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与演算以及利用聚类分析、关联度分析、情景演化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就城市住区碳足迹的相关基础理论给予界定及分析。定义了城市住区碳足迹边界、功能单位及排放源,并阐述了不同排放源的计算方法及排放因子。然后将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分为建筑相关、居民相关碳足迹两方面,并分别建立模型、计算,并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及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出影响碳足迹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测算数据,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对我国城市住区碳足迹进行预测分析,并通过调节演化系数,设定未来碳足迹的四种情景,得出不同情景下不同时期内的碳足迹演化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