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分析与尺寸效应
【6h】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分析与尺寸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尺寸效应理论

1.2 混凝土尺寸效应

1.3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尺寸效应

1.4 钢筋混凝土梁变形能力尺寸效应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分析

2.1 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2.1.1 箍筋侧向约束作用

2.1.2 有效约束系数

2.1.3 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2 屈服弯矩与极限弯矩

2.2.1 屈服弯矩计算公式的建立

2.2.2 极限弯矩计算公式的建立

2.2.3 梁受弯性能试验试件的屈服弯矩与极限弯矩计算

2.3 变形能力计算

2.3.1 转动能力与位移介绍

2.3.2 梁受弯性能试验试件变形能力计算

2.4 截面高度对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

2.4.1 静载试验截面高度对受弯性能的影响

2.4.2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截面高度对受弯性能的影响

2.5 小结

3 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数值模拟

3.1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全过程分析

3.1.1 混凝土约束模型介绍

3.1.2 重叠裂缝模型

3.1.3 弯矩-曲率曲线计算

3.2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

3.2.1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弯矩-曲率全曲线分析

3.2.2 截面受弯承载力

3.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

3.4 截面高度对受弯性能影响

3.4.1 截面高度对名义弯矩的影响

3.4.2 截面高度对变形能力的影响

3.5 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

3.6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其名义强度具有尺寸效应。随着大跨度结构的发展,构件尺寸越来越大,高强混凝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学者们开始认识到构件尺寸效应的问题并展开了相关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们对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但是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是否存在尺寸效应这一问题尚存在争议。此外,目前对于配置双筋的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特别是变形性能研究还尚不够充分。本文在课题组其他成员的试验研究基础上,针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相关的尺寸效应问题,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在平截面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受弯构件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的简化计算公式,讨论了钢筋混凝上梁极限状态的判定依据;在确定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的基础上,采用理想二折线弯矩-曲率关系计算构件位移。在极限弯矩计算中,分别考虑了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导致构件达到极限受弯承载力和保护层混凝土退出工作后核心区受压的考虑箍筋约束作用的混凝土发生破坏两种情况。采用多种约束模型对保护层脱落后核心区受压混凝土破坏情况下的构件极限弯矩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约束混凝土模型均能够较好地预测受弯构件的屈服弯矩、极限弯矩以及相应的屈服变形;不同尺寸试件的名义屈服弯矩、名义极限弯矩计算值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与试验所观察到的规律一致。但对于试件的极限变形和塑性转角的计算,各种约束混凝土模型的误差均较大,远远高于试验值。其中,Biskinis2007模型考虑了受压区高度对混凝土极限应变的影响,考虑曲率及塑性长度计算得到的塑性转动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随试件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采用Biskinis2007模型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试验中得到的构件塑性转动能力的尺寸效应规律。
  (2)采用Matlab编制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分析程序。首先采用分层法计算截面的弯矩-曲率全曲线,然后将梁分为有限结点,用数值积分的方法通过调用弯矩-曲率计算结果得到各个结点的转角及位移。截面分析中,保护层混凝土及核心区受压混凝土分别采用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为了考察不同约束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核心区受压混凝土采用了四种约束混凝土模型,分别为Mander模型、Razvi模型、M.Akiyama模型和重叠裂缝模型(overlapping crack model)。其中,M.Akiyama模型和重叠裂缝模型在断裂力学的基础上,考虑了混凝土受压的尺寸效应(长度效应)。采用编制的程序对试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均能很好地预测受弯构件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极限弯矩和屈服位移;不同尺寸试件的名义开裂弯矩、名义屈服弯矩、名义极限弯矩的模拟值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与试验所观察到的结论一致。塑性转角和极限位移的模拟值误差较大,M.Akiyama模型和重叠裂缝模型能够较好的体现塑性转角和位移延性的尺寸效应现象,Mander模型、Razvi模型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对于极限变形和塑性转角的计算,简化公式计算精度较差,与简化公式相比,截面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有明显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