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词典》认知类指人名词研究
【6h】

《现代汉语词典》认知类指人名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界定和分类

2.1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界定

2.2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分类

2.2.1 从指人喻体分

2.2.2 从词义来源分

3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认知分析

3.1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产生原因

3.2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隐喻分析

3.2.1 隐喻理论

3.2.2 隐喻型指人名词的认知机制

3.3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转喻分析

3.3.1 转喻理论

3.3.2 转喻型指人名词的认知机制

3.4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双重认知模式分析

3.4.1 人体指人中的“以头指人”

3.4.2 人体指人中的“以手指人”

3.5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生成途径

3.5.1 转换语域

3.5.2 外部形象类比

3.5.3 内在功能类化

4 认知类指人名词的语义功能分析

4.1 语义分析

4.1.1 意义分析

4.1.2 指向分析

4.2 特征分析

4.2.1 临时性

4.2.2 模糊性

4.2.3 系统性

4.3 功能分析

4.3.1 衍生新义,扩大词汇量

4.3.2 表达情感,体现交际性

4.3.3 双向运用,凸显时代性

5 认知类指人名词研究的应用价值

5.1 补充相关词典的释义

5.2 有助于新词语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着一批特殊的指人名词,这类词语是根据人对他人的主观认识或评价而形成的,其核心语素具有[+指物]或[+指人部分]的语义特征,但整体意义却是指人,如:绊脚石、纸老虎、白领、替罪羊、喉舌等等。我们把这类名词称为认知类指人名词,这类词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交际生活中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全文分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现阶段对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并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章是对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界定和分类,对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界定作出详细的说明,并从两个角度对认知类指人名词作了系统分类。第三、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对认知类指人名词的认知分析和语义功能分析,剖析了隐喻型指人名词和转喻型指人名词形成的认知机制,指出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方式是认知类指人名词生成的主要途径;从语义、特征、功能三个方面总结了认知类指人名词的特点,指出了认知类指人名词意义的形成具有临时性、模糊性、系统性。第五章是认知类指人名词的应用价值。论文最后是对本文的总结,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不足之处。
  认知类指人名词内涵丰富,在交际运用中,具有表达情感、双向运用的功能,具有交际性和时代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认知类指人名词进行分析,指出部分词语新的指人意义的产生和变化,为相关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性意见,同时也为新词语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