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COM的信息系统运行监测报警平台设计与实现
【6h】

基于SCOM的信息系统运行监测报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2 SCOM2007 R2部署

1.3 本文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SCOM简介

2.1.1 SCOM2007的工作原理

2.1.2 SCOM R2应用

2.2 系统监测技术

2.2.1 SNMP协议

2.2.2 WMI技术

2.2.3 TELNET与SSH技术

2.2.4 私有代理技术

2.3 C#技术

2.4 Visual Studio .Net 2008开发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3 接口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信息系统运行监测报警平台的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1 系统设置模块

4.2.2 网络报警处理模块

4.2.3 计算机类处理模块

4.2.4 应用系统处理模块

4.2.5 数据库报警模块

4.2.6 维护日志处理模块

4.2.7 数采监测模块

4.2.8 报警发送处理模块

4.2.9 报警综合处理模块

4.2.10 个人及帮助模块

4.2.11 报表统计模块

4.2.12 统一认证模块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4.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信息系统运行监测平台的实现

5.1 系统组成清单

5.2 系统实现

5.2.1 系统总体流程

5.2.2 系统登录

5.2.3 网络报警模块的实现

5.2.4 计算机类处理模块的实现

5.2.5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5.2.6 报警发送处理模块的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功能测试

5.3.2 性能测试

5.3.3 系统应用前后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系统代码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化发展及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炼化生产的结合日益紧密,使得信息化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日常办公等方面作用突出。信息技术在降低生产安全风险,优化生产方案,提高办公效率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生产、办公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信息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对生产经营,日常办公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监测报警平台,当系统出现异常时,运维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及时处理故障点,确保各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监测平台的监测对象基本上涵盖了网络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而每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监测项目种类繁多。例如对硬件环境的监测中,所涵盖内容就会包括服务器的工作温度、风扇转速等指标。针对系统环境的监测,则包括基本的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如CPU、内存、I/O、存储空间使用状况、网络吞吐量、进程数量和状态等情况。因此,监控平台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具备更多扩展功能。此外在监测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少地占用资源,拥有强大的事件通知机制等。目前主流的信息系统监测技术主要有SNMP协议方式、WMI方式、TELNET、SSH方式、ODBC方式、私有代理等方式。本系统采用微软公司Microsoft System CenterOperation Manager2007(SCOM2007) R2版软件作为监测基础,根据策略配置进行短信报警,以实现对独山子石化中MES(制造与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及通用应用系统运行环境的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IT资源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测、记录、报警。系统的成功运行极大的提高了维护人员发现以及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能力。所以,该系统为提前发现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隐患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设备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