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感知网络中基于兴趣的数据传输策略研究
【6h】

社会感知网络中基于兴趣的数据传输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与广泛使用使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发布、分享各类信息。网络中流动的大量信息体现了用户的多种社会属性。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社会属性,并将其用于移动网络、提高网络的性能,促使了社会感知网络的产生。作为社会感知网络的研究领域之一,数据传输策略旨在利用移动节点的社会属性来协助节点选择中继节点,完成传输。但是,现有的成果未能深入研究节点的兴趣及兴趣间的关系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本文以兴趣为出发点,研究兴趣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包括包含关系、跨层关系和交叉关系;接着以这些关系为基础,提出基于兴趣和社群(IntCom)的数据传输策略。IntCom使用树形社群结构反映兴趣包含关系。节点结合树形社群结构更新社群浓度、社会连接强度,进而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本文使用ONE设计了仿真实验,对比IntCom和PROPHET和Epidemic在不同仿真时间、缓冲区大小和消息生存时间下的表现,测试其受事件产生的时间间隔和(α,β)的影响。结果显示IntCom能够以较高的消息交付率、较低的开销和较少的跳数完成传输,但平均时延则相对较高;此外,事件产生的时间间隔对IntCom各方面的性能影响较大,但影响趋势不同;而受(α,β)的影响较小。
  之后,为了解决IntCom中存在的仅研究兴趣包含关系、仿真实验模型与实际存在差距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缘社会距离(GSD)的数据传输策略。GSD策略在IntCom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兴趣的交叉关系的研究,然后结合节点的地缘信息(即地理活动区域)和社会信息(即兴趣)进行中继节点的选择。针对GSD策略设计的仿真实验使用了ACMSIGCOMM2009会议上获取的实际数据集,解决了运动模型与实际有差别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GSD策略除了平均时延较高之外,在交付率、平均跳数和开销上的表现都比对比策略好,这一点与IntCom类似。另外,GSD策略随事件产生的时间间隔、ω、ρ、σ、τ和p_geo等参数的变化表现出恒定不变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