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承灾体地震风险评估及损失研究
【6h】

城市承灾体地震风险评估及损失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自然灾害历来是各类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对象和热点内容,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面临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越来越大,其脆弱性逐渐增大,抗灾、承灾能力也在增大,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城市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地震是突发性极强、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城市的社会、环境、经济等都会遭受巨大的破坏——人员伤亡惨重、资源环境的承灾能力下降、生产能力遭受破坏。因此,只有了解城镇地震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本文从承灾体脆弱性及地震的危险性两个维度对城市地震风险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脆弱性和危险性的地震风险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影响汶川地震损失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建设的对策。
  首先,对导致城市地震风险产生的两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工程和非工程的角度建立了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聚类方法对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的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较高,并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增的趋势。在对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时,收集了全国各省份近4000年的历史数据,通过6级以上地震占该区域所有地震的百分比来估计某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地震危险性差异较大,这与各区域的地理条件及地址构造相关。
  其次,在地震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风险矩阵方法进行改进,确定了城市承灾体综合脆弱性和地震危险性的等级分类标准,将上述两个变量作为改进的风险矩阵图的坐标,从而可以确定城市地震风险等级。采用部分省会、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城市地震风险大多处于一般水平。地震风险较小的城市,基本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历史上很少出现破坏性的地震;西部城市承灾体脆弱性高,经济发展滞后,历史上地震频发,处于地震带上,地震风险较大。
  最后,基于DEA-Tobit二阶段模型理论,建立城镇综合损失指标体系,选取汶川地震中10个极重灾区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将地震危险性指标作为输入项,各项损失指标作为输出项,计算每个城镇的成灾效率。然后,将成灾效率作为Tobit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城镇的救灾能力和抗灾能力等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城镇的救灾能力是影响城镇地震综合损失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