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合物超声波压印成形工艺及优化
【6h】

聚合物超声波压印成形工艺及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1 绪论

1.1 聚合物微器件概述

1.1.1 聚合物简介

1.1.2 聚合物微器件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1.1.3 聚合物微器件的传统制造方法

1.2 聚合物微器件超声波制造技术

1.2.1 聚合物微器件超声波成形技术

1.2.2 聚合物微器件超声波成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聚合物微器件的商业化前景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不同控制模式下聚合物微结构超声波压印成形研究

2.1 超声波压印成形技术的工艺窗口以及可控性研究的意义

2.2 聚合物微结构超声波压印实验

2.2.1 聚合物微结构超声压印装置

2.2.2 压印模具和聚合物基片

2.2.3 超声波压印实验

2.2.4 复制精度评价方法

2.3 超声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不同压印模式对压印深度的影响

2.3.2 不同超声波控制模式下的聚合物的温度特性

2.4 本章结论

3 工艺参数对复制均匀性的影响

3.1 PMMA基片焊头-基片接触区域图形区表面均匀性分析

3.2 PMMA基片焊头-基片接触区域非图形区表面均匀性分析

3.3 本章结论

4 微结构尺寸及分布对复制结果的影响

4.1 干法刻蚀工艺下的硅模具制作

4.1.1 干法刻蚀工艺流程

4.1.2 微结构表面改性

4.2 微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4.3 不同辅助结构的微结构超声波压印实验

4.4 本章总结

5 聚合物微器件在超声作用下产生气泡状缺陷的分析研究

5.1 聚合物微器件在超声压印过程中的缺陷介绍

5.2 气泡的运动规律以及超声波传播相关理论

5.3 超声波传播相关理论

5.4 影响超声波压印实验中气泡产生的各个因素

5.4.1 温度对PMMA基片内气泡产生的影响

5.4.2 静压强对PMMA基片内气泡产生的影响

5.5 PMMA基片超声压印工艺中气泡缺陷的抑制

5.6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聚合物微结构加工领域,超声波压印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加工微结构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微结构加工技术的优势有很多,例如,清洁环保、节约资源、操作简单等优点。综合考虑,该成形技术对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超声波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电气、航空航天、产品包装、微小器件的生产等领域。但是,超声波技术在聚合物微器件成形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可控性的好坏、工艺窗口的大小、成形均匀性、气泡缺陷等问题的研究尚不明确。
  由于超声波压印技术的实验可控性和工艺窗口的宽窄问题尚不明确,本论文在目前已有的超声波压印技术的基础上,以能量模式为依托,进行不同控制模式之间的成形结果对比,并进行结果分析,探讨不同控制模式对超声波压印成形工艺窗口宽窄的影响,并设计了一组测温对比实验,得出了较好的控制模式。
  在不同控制模式的超声波压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超声波压印实验后聚合物表面均匀性的问题,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模式下,超声波压印成形结果的质量问题,并得出在能量850J和950J左右时的超声压印实验中,时间控制模式下的焊头-基片接触区域非成形区和成形区的均匀性均较好。
  在干法刻蚀工艺下,我们针对不同微结构的超声波压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详述了干法刻蚀工艺下,硅模具的制作流程和刻蚀结果。并根据超声实验后基片脱模困难的问题,在干法刻蚀后的模具上制作一层脱模剂,保证聚合物基片在模具上的顺利脱模。通过有限元仿真平台对微结构进行应力分布分析,为干法刻蚀工艺下的对比微结构超声波压印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为了尽快使聚合物微器件超声波压印工艺进入社会生活,我们还讨论分析了聚合物微器件的气泡缺陷问题。针对气泡的产生和运动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气泡产生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温度和增加静压强两种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