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工业废水急性毒性及化学成分随工艺流程变化
【6h】

三种工业废水急性毒性及化学成分随工艺流程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废水全毒性评价

1.2 毒性鉴别评价

1.3 典型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2.3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

2.3.1 发光细菌的复苏

2.3.2 发光细菌的培养

2.3.3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三种工业废水急性毒性分析

3.1 石化废水理化指标及急性毒性分析

3.2 颜料废水理化指标及急性毒性分析

3.3 制药废水理化指标及急性毒性分析

3.4 小结

4 三种工业废水各处理工艺流程化学成分分析

4.1 石化废水各处理工艺流程化学成分分析

4.1.1 石化前处理方法及GC-MS分析条件

4.1.2 石化废水GC-MS分析结果与讨论

4.2 颜料废水成分分析

4.2.1 颜料废水前处理方法及GC-MS分析条件

4.2.2 颜料废水GC-MS分析结果与讨论

4.3 制药废水成分分析

4.3.1 制药废水前处理方法及GC-MS分析条件

4.3.2 制药废水GC/MS分析结果与讨论

4.3.3 制药废水有机组分的半定量分析

4.4 小结

5 制药废水毒性鉴别评价

5.1 毒性特性试验

5.1.1 毒性特性试验方法

5.1.2 毒性特性试验结果

5.2 毒物鉴定分析试验

5.3 毒物确证试验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受试生物对石化废水、颜料废水和制药废水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固相萃取、液液萃取以及GC-MS等手段对三种废水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明亮发光杆菌作为受试生物对制药废水进水进行毒性鉴别评价。
  首先,研究了三种工业废水对明亮发光杆菌急性毒性大小。结果显示对明亮发光杆菌来说,三种废水毒性随工艺处理流程去除情况有所不同。石化废水处理工艺为A/O工艺,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为“水解酸化+好氧”工艺,颜料废水处理工艺为A2/O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石化和制药废水对发光菌毒性随工艺处理流程逐级降低,且石化废水和颜料废水毒性与COD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颜料废水对发光菌毒性缺氧池毒性最强,其次为厌氧池和好氧池。三种废水出水均未检测到急性毒性。
  其次,对三种工业废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考察废水毒性来源,以及分析废水中有机物在经各工艺处理流程后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被去除,小分子物质增多。
  最后,采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受试生物,对制药废水进水进行毒性鉴别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制药进水对发光菌产生急性毒性的主要致毒物质为金属铜。废水中的氧化性无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等)也对水样毒性有一定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