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研究
【6h】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阐释

1.2.2 国外文献研究发展现状

1.2.3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与侦查取证现状分析

2.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

2.1.1 犯罪行为地域界限角度分析

2.1.2 犯罪“收益”角度分析

2.1.3 打击难点角度分析

2.1.4 电信诈骗受害人心理角度分析

2.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现状

2.2.1 犯罪现场确定难

2.2.2 证据保存难

2.2.3 区分主犯与从犯难

2.2.4 明确管辖难

2.3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困境及原因分析

2.3.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的困境

2.3.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困境的原因分析

3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的优化方案设计

3.1 典型模式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3.1.1 个体诈骗的典型运行模式

3.1.2 团伙诈骗的典型运行模式

3.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方案

3.2.1 基本规则

3.2.2 关键程序

3.2.3 关键点

3.3 方案可行性分析

3.3.1 合法性分析

3.3.2 一致性分析

3.3.3 有效性分析

4 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取证工作的保障措施

4.1 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4.1.1 联席会议制度

4.1.2 快速反应工作机制

4.1.3 公安机关与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工作机制

4.1.4 诈骗电话通报阻断机制

4.2 边缘打击力度

4.2.1 突出重点

4.2.2 如实立案

4.2.3 止损追赃

4.2.4 依法严惩

4.3 打击犯罪合成作战机制

4.3.1 信息对称

4.3.2 统一指挥

4.3.3 警企合作

4.4 专业队伍建设

4.4.1 组建专业队伍

4.4.2 增设专业

4.4.3 人员培训

4.4.4 绩效考核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来势凶猛,诈骗手段繁多,诈骗类型更新速度快,发案数量与日俱增。此类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更有甚者因被诈骗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此类犯罪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的公共安全领域犯罪问题。此类犯罪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犯罪活跃态势令人震惊。2015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9万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经济损失达222亿元,同比上升107%。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085起。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发展蔓延速度快,犯罪涉及地域广,犯罪手段样式多,群众财产损失大,作案成员隐藏深,产业化趋势明显等特点。公安机关传统侦查取证方法已不适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证工作陷入被动局面。针对当前工作中侦查取证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从信息流向、资金流向、网络痕迹及服务器监控等角度查证和收集犯罪证据,优化侦查取证方案,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论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快速接警止付、公安机关与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工作机制、打击犯罪合成作战机制等常态化工作新机制保障创新侦查取证方式高效开展,实现公安机关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展蔓延的势头,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惩治犯罪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