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6h】

“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博物馆建筑现状与需求

1.1.2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思维转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博物馆建筑改造

1.3.2 研究对象——“异构”设计手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博物馆建筑改造与“异构”的关联性解读

2.1 博物馆建筑改造概述

2.1.1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组合方式

2.1.2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难点分析

2.1.3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发展沿革

2.1.4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理念指导

2.2 “异构”概述

2.2.1 “异构”在化学领域的概念

2.2.2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的概念

2.2.3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的内涵

2.3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层级运用

2.3.1 修补城市肌理

2.3.2 塑造城市界面

2.3.3 拓展城市功能

2.3.4 激活建筑生命

2.4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类别及设计原则

3.1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类别

3.1.1 同质异构——以旧带新

3.1.2 异质异构——以新带旧

3.1.2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3.2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设计原则

3.2.1 尊重既有建筑

3.2.2 彰显时代特征

3.2.3 强调对立统一

3.2.2 满足社会需求

3.2.5 提倡以人为本

3.3 本章小结

4 对比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4.1 内部空间的异构设计

4.1.1 从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

4.1.2 从封闭空间到交错空间

4.1.3 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

4.1.4 从传统空间到迷幻空间

4.2 外部造型的异构设计

4.2.1 形体构成的对比

4.2.2 比例尺度的对比

4.2.2 新旧材质的对比

4.2.3 建筑风格的对比

4.3 建筑结构的异构设计

4.3.1 结构的清晰性

4.3.2 结构的混合性

4.4 本章小结

5 统一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5.1 建筑形体的统一

5.1.1 新建消隐

5.1.2 体量均衡

5.2 几何要素的呼应

5.2.1 轴线呼应

5.2.2 网格延续

5.2.3 模数近似

5.3 文化意识的延续

5.3.1 提炼符号

5.3.2 运用象征

5.3.3 建筑隐喻

5.4 本章小结

6 “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调研

6.1 同质异构项目调研

6.1.1 互反的空间——悦.美术馆

6.2 异质异构项目调研

6.2.1 城市采光器——水塔.展廊

6.2.2 六边形变奏——华.美术馆

6.3 调研项目手法汇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1)“异构”设计手法对国内博物馆建筑改造项目的启示

(2)“异构”设计手法的选用根据

(3)展望

参 考 文 献

附录A 对比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附录B 统一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附录C 图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建设活动得到世界各国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在国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我国许多旧的博物馆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大拆大建会给城市的环境与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将不合时宜的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不仅能够激活旧建筑,还能促进城市文博事业的发展。 旧建筑是城市中被遗忘的片段,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愈发斑驳的历史印记。所以将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时,建筑师需要仔细思考旧建筑与当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中引入了化学层面的“异构”,通过对博物馆建筑改造活动与“异构”进行关联性解读,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采用“异构”设计手法来进行博物馆建筑改造,即采用现代的结构与构成方式将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这种做法在我国是客观适用的,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异构”设计手法强调尊重既有部分,保留既有部分的建筑特色,同时又在新建部分有着全新的发挥,使新旧部分传达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此一来,新旧部分势必是差异极大的,二者通过对比来凸显各自的时代价值。来自不同时空的新旧部分组合成的新博物馆建筑在视觉上令人眼前一亮,以此吸引观者前来一探究竟。 本文提出的“异构”设计手法被划分为两个类别,即同质异构与异质异构。本文整理分析了在博物馆建筑改造过程中可以被应用的具体的“异构”设计手法,即基于对比和统一策略的“异构”设计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师在运用这些设计手法时宜将本文提出的设计原则作为基础指导,以此善用旧建筑,进而促进博物馆建设活动的发展,给城市带来正面效应。笔者希望本文提出的设计手法能为国内的博物馆建筑改造项目略尽绵力,带来一些粗浅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