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和GIS的辽东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6h】

基于RS和GIS的辽东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第1章绪论

1.1湿地研究背景

1.1.1湿地的定义

1.1.2湿地景观生态学概述

1.2 RS和GIS技术在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1国外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1.2.2国内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1.3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地理位置

2.2自然环境概况

2.2.1地质、地貌

2.2.2土壤、植被

2.2.3气候、水文

2.3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第3章研究区景观分类与基础数据获取研究

3.1研究区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3.1.1湿地分类的指导思想

3.1.2研究区景观分类系统

3.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3数据来源

3.3.1遥感数据

3.3.2非遥感数据

3.4遥感图像预处理

3.4.1图像几何精校正

3.4.2统一分辨率及研究区域截取

3.5景观基础数据获取

3.5.1影像分类前期处理

3.5.2遥感影像分类

3.5.3分类后处理

第4章辽东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1景观动态变化研究方法

4.1.1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

4.1.2景观类型转移变化分析方法

4.2研究区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2.1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4.2.2景观类型转移变化分析

第5章辽东湾滨海湿地景观变化预测研究

5.1景观变化预测方法

5.2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预测研究

5.2.1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5.2.2区域景观变化趋势预测

第6章结论

6.1结论

6.2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通常位于陆地与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兼有陆地与水生两种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重点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体特征对生物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景观尺度上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丌发服务。湿地是近代史上遭受人类活动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同渐减少,功能也不断退化,因此开展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对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区域选址于辽东湾滨海湿地。辽东湾滨海湿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辽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双台子河入海口处,主要范围在目前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中综合应用RS和GIS的方法对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1987~2005年近二十年中五个年份的Landsat TM/ETM和CBERS-02 CCD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景观基础信息提取,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了各年份的湿地基础数据,通过计算获取了五个年份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GIS应用转移矩阵模型研究了不同时段各类景观的转化情况,最后运用马尔科夫转移概率模型对未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类型的转化情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变化比较显著,大量天然湿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演变为人工湿地。研究区内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有一定的上升,分别从1987年的1.6946和0.8149上升到2005年的1.7089和0.8218,表明该地区湿地景观异质性有所提高,人工湿地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均有所上升,景观类型分布更呈均衡化。景观格局变化预测表明,研究区内湿地景观的面积在未来呈减少的趋势,发展至稳定时期湿地景观面积比例将从2000年的83.94﹪下降至77.86﹪,湿地景观类型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区域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功能受损。通过研究也表明,中巴资源卫星在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很好的应用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