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移非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的性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6h】

时移非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的性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和因特网的融合,数字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多样化和便捷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为应对当代社会对通信技术不断提高的要求,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调制技术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其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作为一项多载波调制技术,相对于其他调制方法在数据传输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已被多种通信标准所采用,但实际应用中在某些技术性能上受到了限制,最明显的就是对频率偏移敏感和高的峰值均值功率比。
   时移非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TS-NMT)是一种具有全新思想的多载波调制技术。TS-NMT与OFDM同属于多载波调制,最大的不同是TS-NMT时域上的每一个子载波的起点有一个离开符号起点的延迟,这个延迟被称为时移,时移进一步造成频域上不同频率的子信道不再正交。这给TS-NMT带来了一系列优秀的特性,同时也带来了信号处理的新问题。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经从理论上证明了非正交调制在传输效率上优于正交调制,并且计算机仿真和物理有线及无线信道的实验也证明TS-NMT比OFDM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其它优良特性。但单纯的实验验证是不够的,考虑OFDM已经成为当前数字通信中的主流调制技术,有必要从理论上对TS-NMT和OFDM的多种性能做定量的分析对比,这正是本文工作的第一个重点。理论上的定量分析比较,将为TS-NMT替代OFDM走向实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另一个重点是根据TS-NMT的优良特性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具体工作包括:
   (1)对TS-NMT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子载波间干扰(Inter Sub-Symbol Intefrence,ISSI)和病态性的分析及解决方法。在分析TS-NMT波形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TS-NM工具有时域和频域紧性的特点。所谓时域紧性指的是,TS-NMT利用时移特性,将多个单载波的多个符号的波形“挤压”在一个符号中,提高了时域的效率;所谓频域紧性指的是,子信道的非正交性可以让各个子信道更紧密的排列,大大压缩占用带宽。时频域的紧性特点是形成TS-NMT优良特性的基础。从Nyquist提出数字通信的理想系统至今已经80多年,数字通信基本是以在Fourier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交分析法为主要工具。为了给非正交调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讨论了用分数频傅立叶级数(FFFS)分解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合成和分解,实验证明FFFS比传统的正交傅立叶级数(FS)在压缩带宽、逼近项数、与原函数逼近度、Gibbs现象等方面比正交分解具有更好的性能。这也从另一侧面为非正交调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2)对TS-NMT和OFDM的性能进行了理论上的定量分析对比:①利用星座图分析法推导出TS-NMT与OFDM两者单子信道的频谱效率之比ηNS/Q的公式及相应曲线,当TS-NMT单子信道的子波数在4~60时,有1<ηNS/Q≤5;根据TS-NMT频域紧性的特点,得到△fN<△fO(△fN和△fO分别为TS-NMT与OFDM的子信道频率间隔),从而得出TS-NMT的信号带宽可大大压缩的结论,频谱效率之比加倍提高;②根据TS-NMT的时移特性造成各子波同向相加的概率降低的特点,验证了TS-NMT合成波的最大幅度随子载波数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OFDM,从而得出在峰值均值功率比(PAPR)方面TS-NMT比OFDM具有先天优势的结论;③提出将信号由频移造成的误差转换成等效噪声功率的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TS-NMT在抗频偏能力上优于OFDM;④在频谱效率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星座图分析法证明了TS-NMT的功率消耗小于OFDM。
   (3)高效利用传感器节点的有限电池能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Network,WSN)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基于对TS-NMT的功耗性能的理论分析及比OFDM低功耗的特点,提出将其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思想,并在理论推导及同等实验条件下,验证了TS-NMT单位比特功耗低于QPSK,TS-NMT在WSN的节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4)本文对TS-NMT在VDSL线路进行了应用仿真,搭建了VDSL传输线路的仿真环境--信道模型和噪声模型,将TS-NMT和DMT在同等实验条件下置于VDSL仿真环境中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TS-NMT在VDSL线路上的传输性能优于DMT(OFDM在VDSL应用中的另一名称)。验证了TS-NMT的实用可行性及优于OFDM的特性。利用TS-NMT的频域紧性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压缩占用带宽将用户分组的方法,减少了self-FEXT串扰,从而达到提高比特传输率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