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益志愿理念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研究
【6h】

公益志愿理念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1.2.1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公益志愿理念与公共管理伦理概述

2.1 公益志愿理念

2.1.1 公益志愿理念的涵义

2.1.2 公益志愿理念的特征

2.2 公共管理伦理

2.2.1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2.2.2 公共管理伦理的特征

2.2.3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内容

第3章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现状分析

3.1 国内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现状

3.1.1 公务员考德

3.1.2 官德提升

3.1.3 政德建设

3.2 国外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现状

3.2.1 国外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总体态势

3.2.2 国外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主要做法

3.3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存在的核心理念缺失问题、原因与破解的关键

3.3.1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核心理念缺失的现实表现

3.3.2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核心理念缺失的原因

3.3.3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确立

第4章 公益志愿理念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4.1 “公益志愿理念”体现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与本质

4.1.1 “道”的最基本内涵是利他

4.1.2 “德”的最基本属性是自觉

4.1.3 公共管理伦理的本质内涵即“公益志愿”

4.2 “公益志愿理念”体现了公共管理的责任与使命

4.2.1 公益志愿理念与公共管理部门使命相契合

4.2.2 公益志愿理念是公共管理责任实现的关键

4.2.3 公益志愿理念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2.4 公益志愿组织与公共管理部门的本质具有一致性

4.3 公益志愿理念是破解公共管理伦理研究与现实诸多问题的关键

4.3.1 公共管理伦理的规范性基础是公共利益

4.3.2 “公益志愿”理念是人类社会普适的基本伦理观念

4.3.3 组织应被设计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道德提升

4.3.4 应以公益原则来具体分析伦理的具体问题

第5章 公益志愿理念引领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5.1 公益志愿核心理念主导下的公共管理伦理研究思路

5.1.1 公益志愿是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内容

5.1.2 公共管理服务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载体

5.1.3 公益志愿程度是公共管理伦理的评判标准

5.1.4 组织的拟人化修炼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实现路径

5.1.5 公众的高满意度与认可度是公共管理伦理应用的最终价值

5.2 公益志愿核心理念引领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实践

5.2.1 推进立法、强化制度

5.2.2 设立专门机构

5.2.3 加强社会监督

5.2.4 推进伦理“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在对公共管理伦理本质、内涵和实现方式的认识上存在诸多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对伦理本质的认识尚不够客观和深刻,对内涵的描述也因对多视角和多维度的追求而显得泛泛,在实现方式上也未能很好地在理论与实践中实现“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统一。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导致了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对“内因”的认识与把握不够,导致了在明确内容与标准时核心理念的缺失,导致了实现路径中对道德伦理形成规律的背离。结果是在实践中抓不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以致规范众多而难以实现、花样百出而少有成效。因此,当前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亟需树立一个核心理念来起到“一德立而百善从”的引领作用。
  本文所作研究,包括:努力透过公共管理中的种种失范现象,指出其内在“失德”的本质,从而明确道德伦理提升是解决当前公共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关键;通过对道德核心内涵的提炼,使公共管理伦理建设能抓住主要矛盾;通过道德本质属性的剖析来找到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外因有效地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路径。这几方面的努力,主要通过对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公益志愿理念核心作用的分析、论证和运用来加以体现。具体而言,即是从普遍道德“自觉”的本质与“利他”的内涵,结合公共管理部门的使命,得出公共管理伦理的“志愿”本质与“公益”内涵,并将这一认识升华为理念,并明确其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在“内容和实现”两方面的引领作用。
  进而发挥这一核心理念的引导作用,探索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应有的目标、方向,并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能够引领全局、同时又切实可行的基本建设思路。简言之,本文的根本目标即在于明确“公益志愿理念”在公共管理伦理建设中所起到的“一德立而百善从”的、那关键“一德”的作用,从而使整个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呈现出“百善从”的理想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