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乡镇政府的法治建设——以政府职能为视角
【6h】

论乡镇政府的法治建设——以政府职能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一)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内涵

(二)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特征

(三)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意义

1.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2.维护地方稳定的根本途径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二、乡镇政府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乡镇政府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镇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

2.乡镇政府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3.乡镇政府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乡镇政府法治建设问题的原因

1.法治建设运行缺少物质基础

2.法治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3.法治观念没有真正树立

4.法治环境复杂难解

三、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完善

(一)完善体制建设,保障法治建设真正实现

1.建立有限乡镇政府,保证政府依法行事

2.建立可持续财政体系,保障法治建设物质基础

3.理顺与村委会的关系,消除法治建设阻碍

(二)落实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建设各项措施

1.调整执法主体,扩大乡镇执法权限

2.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程序

3.健全科学决策制度,提供依法行政依据

(三)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价值理念

1.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信心

2.运用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四)加强监督力度,实现法治建设长效机制

1.建立与完善政务公开体系

2.建立和完善考评和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随着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的不断调整,乡镇政府的职能已经由以全能型、管理型政府逐渐向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是,当前由于对乡镇政府职能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再加上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乡镇政府疲于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根本无法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很多乡镇政府仍存在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情况。
  乡镇政府的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法治观念淡薄、依法行政理念弱、权力约束差、科学决策能力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存在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乡镇政府还没有树立起真正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客观方面,乡镇政府在财政方面存在压力,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难以有效的保证;现有的法律未能很好的界定乡镇政府职权职责及其范围,乡镇政府权责失衡;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程序机制不完善,权力运行缺乏制度保障,经常出现乱办事、办错事、不办事的情况;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形同虚设;乡镇的法治环境复杂,难以有效的进行管理。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依法治国重大决定》),对于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联系,并承担着农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乡镇政府来说,法治建设,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地方稳定的根本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自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以来。有关国家法治建设、基层政府法治建设、乡镇政府职能化改革、乡村社会法治、农村法治建设等文章有很多,笔者根据日常工作中的体会,对如何完善法治乡镇政府建设进行了阐述。一是完善体制建设。它是完善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包括建立有限的乡镇政府,建立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以及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二是要落实依法行政。它是完善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措施,包括调整执法主体,扩大乡镇执法权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程序,以及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提供依法行政的合法依据;三是增强法治意识。它是完善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前提,包括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信心,运用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四是加强监督力度。它是完善乡镇政府法治建设的机制保障,包括建立与完善政务公开体系,建立和完善考评和监督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