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
【6h】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新公共服务理论

1.2社会保障理论

1.3城市化概述

1.3.1城市化的含义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1.3.2城市化对农民的影响

第2章土地对农民的价值分析

2.1土地的特点与功能

2.1.1土地的特点

2.1.2土地的功能

2.2土地对农民的价值

2.2.1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家庭财富

2.2.2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就业岗位

2.2.3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生活保障

2.2.4土地是农民的致富资本

2.3农民失地心态调查

第3章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当前上饶县解决的措施及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

3.1.1上饶县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措施

3.1.2上饶县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

3.2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2.1土地产权模糊,农民维权意识淡薄

3.2.2土地征用程序不健全,公共利益无限扩大

3.2.3征地补偿机制不完善,损害农民利益

3.2.4社保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2.5政策执行无力,致使问题一拖再拖,没有及时解决

3.2.6失地农民自身因素

3.3失地农民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关系

3.3.1失地农民问题与农村稳定

3.3.2失地农民问题与农民工问题

3.3.3失地农民问题与粮食问题

第4章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践与启示

4.1西方国家的实践

4.1.1英国“圈地运动”:暴力安置

4.1.2西方国家目前的政策

4.2我国其他地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做法

4.2.1上海市浦东新区:以土地换保障

4.2.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

4.2.3湖南省长沙市咸嘉新村:集中开发,集中管理

4.2.4江西省南昌市:引入市场机制定价补偿

4.2.5我国目前的政策规定

4.3国内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践的启示

第5章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分析

5.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尊重农民权益

5.1.1改变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5.1.2健全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尊重农民权利

5.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维权意识

5.3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5.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

5.5强化政府“守夜人”角色,保障半失地农民权益

5.6提高政府服务功能,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

5.7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失地农民变为市民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新一群的弱势群体。据调查,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到5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每20个农民中就有一个是失地农民,如此巨大的数字不得不让人深思。 农民没有了土地,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将走向贫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状况如何、是不是成为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的权益如何维护、他们会不会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圈地运动”驱赶农民来获得廉价劳动力一样而成为各地工厂的廉价劳动力昵?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已经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了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指出的:“谁赢得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农民失地问题,不仅是“三农”问题,它与城镇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一样,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城市化、工业化能否顺利推进;事关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本文着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失地农民分析,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以及笔者的实际调研资料,试图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论文的正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关理论概述。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以及城市化。第二部分:土地价值分析。着重分析了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上饶县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解决实地农民问题的实践和启示。主要概述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措施以及我国发达地区的对策,以提供一些借鉴。第五部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分析。结合国内外的措施,提出了解决上饶县实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