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后PFP mRNA的表达
【6h】

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后PFP mRNA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动物模型的建立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附图

第3章 术后PFP mRNA的监测及病理变化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病理附图

3.5 讨论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带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稳定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移植肝病理学变化,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以反应其表达与Banff急性排斥反应组织学诊断标准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种操作性强的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
  [方法]采用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和SD大鼠,250~320g。实验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仅将SD大鼠行脾脏及左侧肾脏切除);B组: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CsA;C组:肝移植术后非免疫抑制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术后未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按分组要求选择供体并取供肝,而后将受体切除85%肝脏(右叶、中叶、左外叶、左内叶)制成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并切除脾脏和左侧肾脏,将小体积移植肝(30%)植入该受体脾窝,制成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上述各组在术后设立5个观察点,分别为1、3、5、7、10天,入组动物随机进入各观察点,各组在每个观察点取6只动物取肝脏和外周血,将肝脏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RT-PCR方法监测外周血的穿孔素mRNA的表达。
  [结果]1.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手术时间为110士10min,供体肝热缺血时间控制在5min内,冷缺血时间控制在50min内,术后3h内麻醉清醒,且存活时间超过24h视为手术成功,模型成功率为88.3%。术后死亡原因有:吻合口出血、胆漏、门静脉血栓及肠梗阻等。2.大鼠脾切除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通过移植肝的病理变化能反应。而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能随病理变化,以数值的形式反应这一变化过程。各组于术后第1天检测穿孔素mRNA均无表达。A组病理显示肝细胞无变性、坏死,汇管区无炎性细胞浸润,并无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B组术后3-10天内病理显示仅在汇管区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组织有坏死,而外周血穿孔素mRNA的表达持续呈低水平;C组在术后第3、5、7、10天病理显示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而外周血穿孔素mRNA的反应与之吻合,于术后3天表达上调并逐渐加重,术后5天明显增加,7-10天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检测未发现A组穿孔素表达,而B、C组均有表达,对比各时间观察的穿孔素表达水平发现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1.通过大鼠脾脏切除、脾窝异位辅助性移植、使门静脉动脉化而得的模型是稳定可行的,且移植肝对大鼠急性肝衰有明显的支持作用。2.通过各时间点的监测,发现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与移植肝的病理变化趋同。因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可早期诊断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且操作性强、痛苦小的,为临床监测急性排斥反应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3.免疫抑制剂CsA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穿孔素mRNA的表达,对减轻急性排斥反应作用明显。4.移植肝与原肝之间的协同与竞争关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对它们的影响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