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独立性研究
【6h】

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独立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审计独立性相关研究

2.2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

2.3 公司治理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第3章 公司治理与审计独立性的理论分析

3.1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3.1.1 古典管家理论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

3.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 审计独立性理论分析

3.2.1 委托代理理论与审计独立性

3.2.2 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审计独立性

3.2.3 产权经济学理论与审计独立性

3.2.4 保险理论与审计独立性

3.3 公司治理结构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3.3.1 公司治理结构与外部审计的相互关系

3.3.2 外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机制

第4章 公司治理与审计独立性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及变量定义

4.1.1 审计独立性的替代变量选取

4.1.2 研究假设

4.1.3 回归模型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回归分析

4.4 实证研究结论及其局限性

4.4.1 实证研究结论

4.4.2 研究局限性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2 完善审计委托聘任制

5.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审计产生于受托责任关系,由所有者委托或授权专职机构或人士,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由此可见,审计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审计有助于保证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提高市场效率。审计质量由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组成。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属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独立性决定着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没有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
  近些年来,审计失败案例多次出现,这不仅给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对社会同样也造成危害。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规范体系制度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审计独立性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包括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规范及法律法规的影响,很多时候,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执业需求环境对其独立性产生的影响也很重大。Cadbury(1992)和Hampel(1998)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系统对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有显著效果,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本文将主要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其将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何种影响。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结合以前学者在对公司治理与审计独立性研究成果,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检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董事会特征和监事会特征)将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更好地建设公司治理系统中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提高审计独立性。另外,本文还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提高审计独立性的政策及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