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h】

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在胎儿心脏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1.探讨空间-时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对正常中晚孕胎儿心脏结构的成像特点;2.比较STIC技术与传统2DE对22例异常胎儿心脏的诊出率及准确率,总结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声像图特征;评价STIC技术对于胎儿CHD的诊断价值。
   方法:1、应用STIC技术对240例胎龄为20-31周正常胎儿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脱机分析和处理,同时行2DE检查,记录胎儿直接接触超声的时间。比较STIC技术与2DE对胎儿心脏十个标准切面的显示率及胎儿直接接受超声的时间
   2、应用2DE和STIC技术对胎龄在22-32周的22例异常胎儿心脏病例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比较二种方法对22例胎儿心脏异常的诊出率和准确率,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归纳STIC技术对异常胎儿心脏诊断的图像特征。
   结果:1.应用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胎儿直接接触超声时间明显小于普通2DE检查(p<0.001)
   2.通过对240例正常胎儿心脏的容积数据进行平移、切割或旋转后,STIC技术可获得胎儿心脏结构的胃泡、双心室短轴、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大动脉短轴、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腔静脉-房长轴切面等各标准切面,显示率分别为98.75%、99.58%、97.08%、95.42%、96.67%、92.92%、89.58%、95.00%、96.25%、90.83%,2DE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98.33%、97.08%、97.92%、96.67%、92.08%、86.25%、90.83%、81.25%,其中对于胃泡切面、心室短轴、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和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显示率STIC技术与2DE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动脉导管切面、主动弓切面和腔静脉房长轴切面,应用STIC技术的显示率明显高于2DE(p1=0.001<0.05,p2=0.016<0.05,p3=0.002<0.05)。
   3.对5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3例心内膜垫缺损、3例法洛氏四联症、3例大动脉转位、1例左室发育不良、1例Ebstein畸形、2例右室双出口、1例PLSVC、1例肺动脉畸形等22例胎儿异常心脏,2DE发现21例胎儿心脏异常(21/22),诊出率为95.5%,STIC技术发现全部22例胎儿心脏异常(22/22),诊出率为100%,两者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1<0.05);22例胎儿异常心脏病变53处,2DE诊断35处(66%),STIC检出48处(91%),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同时应用STIC技术可直观显示病变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结论:1.应用STIC技术可减少胎儿暴露在超声中的时间,能够更为简便、快捷地显示常规胎儿心脏检查的各个标准切面,降低了胎儿超声检查的风险及难度,有助于胎儿心脏检查的推广和普及。
   2.本实验240例正常胎儿心脏中,STIC技术对于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和腔静脉-房长轴切面的显示率明显高于2DE,而对于胃泡、心室短轴、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大动脉短轴切面的显示与二维超声相比无明显差异。
   3.对22例异常胎儿心脏的检查中,STIC技术能够显示一些传统2DE难于显示或不能显示的心脏结构,为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和依据,拓宽诊断思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