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滇池近代沉积物营养盐沉积记录及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6h】

滇池近代沉积物营养盐沉积记录及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着湖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及饮用水安全,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经成为湖泊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湖泊中的沉积物以其信息量丰富、连续性好、时间分辨率高和地域覆盖面广等特点,记录了湖泊流域人类活动的信息以及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因此,利用湖泊沉积记录重建湖泊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过程,对研究湖泊生态环境演变以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以滇池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滇池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样品,对滇池长期演变过程中沉积物中营养盐、化学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探讨了滇池表层沉积物中不同结合态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滇池近代富营养化加剧过程中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碳、氮)、磷形态与生物硅的沉积记录,同时分析了滇池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沉积物中几种典型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估。结合近年来滇池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过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滇池表层沉积物中主要以钙结合态磷(Ca-P)、铁结合态磷(Fe-P)、酸可提取有机磷(ASOP)以及碱可提取有机磷(NaOH-P)、核酸及焦磷酸盐磷(POLY-P)、残渣态磷(Res-P)、葡萄糖结合态磷(Sugar-P)、水溶性磷(H2O-P)。为主。各磷形态含量大小关系表现为:钙结合态磷(Ca-P)>酸可提取有机磷(ASOP)>碱可提取有机磷(NaOH-P)>铁结合态磷(Fe-P)>核酸及焦磷酸盐磷(POLY-P)>残渣态磷(Res-P)>葡萄糖结合态磷(Sugar-P)>水溶性磷(H2O-P)。
   (2)滇池表层沉积物中各磷形态含量分布具有差异性,各磷形态含量分布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到来自人类活动污染排放的影响(如铁结合态磷(Fe-P)及酸可提取有机磷(ASOP)等),而且也与滇池流域地貌背景(喀斯特地貌,磷酸盐岩分布较多)有关(如钙结合态磷(Ca-P)),同时可能也受到湖泊水动力等自然过程的影响(如碱可提取有机磷(NaOH-P))。
   (3)滇池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性磷形态组分(主要包含铁结合态磷(Fe-P)、酸可取有机磷(ASOP)、水溶性磷(H2O-P)、核酸及焦磷酸盐磷(POLY-P)以及葡萄糖结合态磷(Sugar-P))含量较高(介于753.2~1036.4mg/kg),表明滇池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潜力较大。生物有效性磷形态组分(BAP)含量与各磷形态之总和(Total-P)正相关((r=0.896,p<0.05,n=18)),即各磷形态总和含量高,则对应的生物有效性磷形态组分含量也高。同时,生物有效性的磷形态组分相对比例在滇池北部湖滨区域较高,南部区域较低,这可能与近年来滇池北部人类污染排放更多有关,而且这也与近年来滇池北部富营养化更严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具有一致性。
   (4)滇池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铁/铝磷(Fe/Al-P)、钙磷(Ca-P)以及有机磷(OP)的沉积记录显示,约自20世纪50年代后滇池各营养盐在沉积物中迅速累积,而在1950s之前,沉积物中营养盐累积较少且变化稳定,这表明白20世纪50年代以后滇池开始由中营养化向富营养化过渡。
   (5)滇池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逐年在增加,特别是1950s后,滇池富营养化加剧,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更明显,且沉积物中有机质(碳氮比介于7~13.5内)主要来源于滇池内源藻类和细菌等各种生物残体的贡献,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小。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以及有机磷(OP)含量均与总有机碳(TOC)含量显著正相关。生物有效性的铁/铝磷(Fe/Al-P)在1950S后也急剧增加,表明滇池外源磷的输入与生物量的增长以及蓝藻水华的暴发一致性,外源磷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6)滇池不同区域生物硅(BSi)沉积记录及其与总磷(TP)以及总有机碳(TOC)含量关系表明滇池在长期演变中,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滇池北部近年来富营养化加剧,蓝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群而导致生物群落结构单一化;而中部等地区硅藻仍保持大量增长趋势,进而表明藻类在该区域也正处于大量增长的过程,这预示了该区域富营养化正处于某一发展阶段,同时也暗示了滇池生态系统结构存在不断恶化趋势。
   (7)滇池沉积物中微量元素(Ba、Sr、Cu、Pb、Zn、V、Cd)主要与近60年来人类活动更频繁,污染物排放量大而对滇池物源和化学元素贡献密切相关。同时,浅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富集也受到水动力等自然作用影响明显。常量元素(Al、Fe、K、Ca、Mn、Ti)含量具有空间差异性主要与滇池地理环境空间差异性有关。滇池北部多碳酸盐岩、玄武岩和磷块盐,南部多碎屑岩、磷酸盐岩以及磷块盐而造成元素空间分布不均。
   (8)滇池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Cd、Cu、Zn、Pb)污染分析表明:Cu、Zn、Pb尚处于中度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低微水平,然而近60年来各重金属污染均有所加重,潜在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大,其中沉积物中Cd污染十分严重,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很高,对生态环境危害巨大。同时滇池北部污染较南部严重,这表明人为环境干扰可能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