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颌切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
【6h】

下颌切牙根管形态显微CT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离体下颌切牙根管形态显微CT观察

2.1 研究对象、材料和设备

2.1.1 研究对象

2.1.2 材料和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标本的处理

2.2.2 显微CT扫描

2.2.3 标本的三维重建

2.2.4 数据分析

2.3 有关标准及分类方法

2.3.1 有关标准

2.3.2 根管分类方法

2.4 结果

2.4.1 根管分型

2.4.2 侧副根管

2.5 讨论

2.6 结论

第3章 下颌切牙根尖孔形态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观察根尖孔的数目和位置

3.2.2 测量根尖孔直径

3.2.3 测量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根尖孔数目、位置

3.3.2 根尖孔的形状及大小

3.3.3 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下颌切牙根管横截面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测量根管管径

4.2.2 测量近远中管壁厚度

4.2.3 观察根管横截面形状

4.2.4 计算根管锥度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根管管径及形态

4.3.2 根管锥度

4.3.3 根管壁厚度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根管形态研究方法及应用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的显微CT(μ-CT)扫描和三维重建来分析离体下颌切牙根管解剖结构。
  方法:
  1.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髓治疗的离体下颌切牙62颗,使用显微CT扫描重建,观察根管数目,按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系统进行分类;
  2.观察62颗下颌切牙根尖孔的位置形态并测量其直径;测量牙根尖侧方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
  3.选择上述样本中根管弯曲度小于20°的单根管下颌切牙30颗,将每个根管平均分为3段:根尖1/3段,根中1/3段和根颈1/3段。在对应的每段根管上下横截面图中测量其近远中向管径及颊舌向管径,计算三段近远中向及颊舌向根管锥度;
  4.运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
  结果:
  1.以Vertucci根管类型为标准,62颗下颌切牙中,Ⅰ型(1-1):83.9%(52/62),Ⅱ型(2-1):3.2%(2/62),Ⅲ型(1-2-1):11.3%(7/62),Ⅴ型(1-2):1.6%(1/62);
  2.根尖孔位于根尖顶点者占43.5%,位于旁侧者占56.5%;下颌切牙根尖孔形状可分为3型:圆形占14.5%,椭圆形占72.6%,扁平形12.9%;下颌切牙根尖孔长径为(0.4538±0.13206)mm,短径为(0.3242±0.07785);侧方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为(0.6126±0.29760)mm;
  3.下颌切牙根管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且从根中段开始愈近根尖两径间的差距愈小,即愈近根尖,根管横截面愈趋向成圆形。具体根管颈,中,根尖1/3锥度:颊舌向为:-0.07,0.20,0.12;近远中向为:0.08,0.05,0.01。颊舌向三段锥度经方差检验各段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近远中向三段锥度各段之间也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
  1.本研究中下颌切牙多数为Ⅰ型(83.9%),双根管发生率为16.1%,侧枝根管的发生率为4.8%,根尖分叉/岐的发生率为19.4%。
  2.下颌切牙只有不到半数根尖孔(43.5%)位于根尖顶端,临床上判定根充片时应予以注意。
  3.根尖孔形状以椭圆形为主,圆形仅占14.5%,临床中可以考虑应用热牙胶法,以提高封闭效率。
  4.下颌切牙根管横截面绝大部分为非圆形,使用SAF锉可提高根管清理与成形效果,并降低根折风险。
  5.下颌切牙根管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管中下段颊舌向锥度也大于近远中向锥度,在行根管治疗时,应以其近远中径和锥度为参考进行器械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