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事件诱发脑电信号的身份识别算法的研究
【6h】

基于事件诱发脑电信号的身份识别算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2.1 研究最终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实施方案

第2章 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

2.1 引言

2.2 指纹识别

2.2.1 指纹识别介绍

2.2.2 指纹识别的优缺点

2.3 人脸识别

2.3.1 人脸识别介绍

2.3.2 人脸识别的优缺点

2.4 语音识别

2.4.1 语音识别简介

2.4.2 语音识别优缺点

第3章 事件诱发电位和脑电信号研究

3.1 脑电信号的由来和物理机制

3.1.1 神经元的电活动特性

3.1.2 脑电波产生原理

3.2 脑电信号的相关研究

3.2.1 脑机接口技术

3.2.2 脑电信号应用于医学

3.3 事件相关电位相关研究

3.3.1 事件相关电位的基本概念

3.3.2 诱发电位特征

3.3.3 诱发电位分类

3.3.4 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的因素

第4章 基于脑电信号的身份识别

4.1 用脑电进行密码输入

4.2 用脑电进行运动想象

4.2.1 信号源选择

4.2.2 傅里叶变换算法

4.2.3 盲源分离算法

第5章 基于事件诱发电位的身份识别

5.1 基于事件诱发电位身份识别的介绍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过程

5.3.1 电极帽准备

5.3.2 安置电极帽

5.3.3 注射导电膏

5.3.4 等待阻抗稳定

5.3.5 记录实验数据

5.4 数据预处理

5.5 分析方法

5.6 分析结果

5.6.1 结果与讨论

5.6.2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键程序段

展开▼

摘要

在新的信息时代里,个人身份识别很重要。但现有的身份识别方法如指纹、人脸、语音识别都存在一定弊端。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的脑电信号刺激和其他情况下的脑电特征是不同的,前期研究表明,每个人看到自己照片时的脑电特征与看到其他人照片时的脑电特征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脑电信号,设计应用照片的视觉刺激进行身份识别的方法。
   论文主要工作包括:
   1、研究脑电信号和事件诱发电位,并总结用脑电进行运动想象得到的结论,为基于事件诱发电位的身份识别做前期准备。
   2、设计基于事件诱发脑电信号的身份识别实验方案,用3类试验对象(5人同性且相互熟悉、5人内有异性且相互熟悉、5人内有陌生人)分别来获取“假装”、“噪音”干扰下的电信号数据。
   3、从受试者关注陌生人照片和异性照片的反应,来观察噪音,从受试者关注别人相片的反应,来观察假装。用数据叠加方法来观察其中不同的erp成分区别。
   4、根据每个被试者设计出自身分类器,从对被试者脑电的判断正确率和误判率进行分析,正确分类比例平均为90%,表明能较好地识别出被试者。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