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风险问题研究
【6h】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风险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研究综述与研究问题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

2.1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2.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产生

第三章 失地农民与社会风险问题

3.1 征地拆迁与社会风险的衍生

3.2 失地农民社会风险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风险控制

4.1制度创新与社会风险的控制

4.2结构性调适与社会风险的控制

4.3“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在实践中彰显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城镇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一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中国正处在高风险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当中。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应运而生。
  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失地农民与社会风险是不是的确存在衔接?假如已确定有失地农民社会风险的存在,还要确定有哪些社会风险的存在?而这些社会风险又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
  本文首先描述了新型城镇化下失地农民产生的现状,进而研究征地拆迁不同阶段的描述来展现征地拆迁中和拆迁后失地农民所面临的不同社会风险,以此探讨失地农民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以期寻找到有效控制和规避这些社会风险的方法。
  本研究认为:作为国家战略的新型城镇化,它的推进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在推进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致使失地农民面临了许多的社会风险,通过对征地拆迁中和征地拆迁后进行划分研究,发现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与地方政府博弈的风险以及失地后生存、发展和身份认同的社会风险,而这些风险的产生都源于我国在制度、结构和实践方面的缺陷造成的。因此,本研究在制度方面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补偿安置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原因分析;结构方面从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出发进行分析;实践方面从当前我国出现的观念问题来对失地农民的社会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发现我国控制社会风险需要从制度的创新、结构的调适以及重申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着手,三个层面进行整体、系统理顺,才能使我国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平稳进入和谐的城市社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