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缺口模型与中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6h】

双缺口模型与中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双缺口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双缺口模型的基本理论

一、理论渊源

二、双缺口理论

三、对双缺口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双缺口在中国成为“双盈余”

一、储蓄盈余

二、外汇盈余

注释

第二章中国出现双盈余的原因分析及对“双盈余”现象的评价

第一节中国出现双盈余的原因分析

一、外汇盈余分析

二、储蓄盈余分析

第二节对中国“双盈余”问题的评价

注释

第三章中国在面对双盈余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及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做出的努力

一、针对外汇盈余

二、针对储蓄盈余

第二节出现的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对“双盈余”的影响

二、外资整体质量不高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

三、目前的引资仍然呈现地区倾斜,产业倾斜、外资主体倾斜的特征

四、在投资软环境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五、行政主体问题

注释

第四章在新经济形势下解决我国“双盈余”存留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针对“三倾斜”的对策建议

一、区域引导,区域多元化

二、产业引导,产业多元化

三、引资的对象的多元化

四、方式多元化

第二节针对行政主体的对策建议

一、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二、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培养,努力提高我国政府的形象

三、建立健全对重大项目的专家监督审核机制

四、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权力

第三节针对国内的投资软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环境的最终目标是国民待遇

二、法律环境的基本要求是依法理资

三、制度环境的基本方向是体制改革

四、行政环境的根本原则是健全高效

第四节针对外资整体水平低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引资的质量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

第五节针对国内储蓄向投资转换率低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中小银行在金融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二、金融监管框架应首去“官本位”

三、金融机构预警机制应当既严谨又高效

四、抓紧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五、完善和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注释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早在1966年,钱纳里和斯特劳斯著名的“双缺口理论”就问世了。他们将一国引进外资的行为理论化、公式化,将其作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依据。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外资来带动经济发展。那么“双缺口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外资引进,我们首先要判断中国是否存在储蓄和外汇的缺口。从90年代起,国内总储蓄一直在国内总投资额之上,到2005年底,国内储蓄额突破14万亿元,这一数值远远大于总投资额;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额达到了1018.8亿元,可以看到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储蓄和外汇的缺口。相反,我国储蓄和外汇均存在大量的盈余。在国内,学者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双盈余”。通过分析“双盈余”的成因,我发现“双盈余”其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既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喜成就,也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利用外资的问题着手,提出了五条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新阐述了双缺口模型,包括理论渊源、理论前提、理论主要内容,并用简单的宏观经济学等式表示双缺口的组成。通过统计数据,并结合等式,分析得出中国目前在储蓄和外汇上呈现“双盈余”的结论。 第二部分,对“双盈余”现象分别从储蓄和外汇两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对“双盈余”问题从现实、成因、后果三个角度进行评价。 第三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政府在应对“双盈余”问题所做出的努力。然后,着重分析了目前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了新经济形势下具有可行性的5条对策建议,重点放在提高外资质量,均衡外资“三倾斜”,改善国内软环境等三个方面。 最后,就全文做了简要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