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流动”到“稳定”
【6h】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流动”到“稳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第2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文献回顾及述评

2.1西方学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发展脉络

2.1.1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

2.1.2拉尼斯—费景汉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

2.1.3托达罗模式

2.1.4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2.1.5双重劳动市场论

2.1.6推—拉理论

2.1.7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2.2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原因与影响

3.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1改革前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3.1.2改革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3.1.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2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原因分析

3.2.1传统的解释

3.2.2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的解释

3.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影响分析

3.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面效应

3.3.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流动"到"稳定"

4.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4.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须"稳定"

4.3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方式选择: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5.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5.3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5.4做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转移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5.5改革农民工就业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

5.6关注和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农民部分地获得了流动就业的自由。但正式的迁移还面临着包括户籍在内的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从而形成一种就业和生活在某一地区但又不具有当地居民身份的“准迁移人口”一外来人口,总人数不断增加的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处境及其发展出路对我国制定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就业和居住,中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特征:中国人口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和在城镇长期定居下来-没有同步完成。这种不稳定性表现为大量城乡流动人口(城市农民工)的存在,并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为此,有必要分析农民工迁移方式选择的形成原因。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转移从“流动”方式到“稳定”方式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在城市“安居”,“安居”方能“乐业”。首先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思路与论文框架。然后回顾了有关劳动力转移的国外经典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学者卓有成效的对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描述和专题深入。指出其中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适用之处和不符之处。之后考察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及现状,研究了其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接着在前人对劳动力转移的“流动”阶段的丰富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流动”之后的“稳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安居”。最后作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