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6h】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第2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胰腺炎的关系

第3章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1 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3.2 药物毒性

3.3 血栓形成及血管内膜损伤

3.4 感染

3.5 高甘油三酯血症

第4章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第5章 狼疮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

第6章 狼疮性胰腺炎的诊断

第7章 狼疮性胰腺炎的治疗

7.1 胰腺炎的常规治疗

7.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7.2.1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在狼疮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地位

7.2.2 血浆置换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第8章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其预后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在临床较为少见,但其病情复杂、预后欠佳,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目前,关于此病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病案报道及小样本回顾研究,对于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也缺乏共识,该病对于全身器官及系统的损害使其成为多学科治疗的难题。
  目的:
  通过综述目前对狼疮性胰腺炎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从而为临床医生更好的认识及治疗此疾病提供参考及帮助。
  方法:
  全面检索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胰腺炎临床研究进展的所有中英文文献,并总结该疾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
  狼疮相关性胰腺炎是一种与狼疮活动密切相关的胰腺炎症性病变,虽然该病的年发病率仅为0.4—1.1‰,但其死亡率却高达37%,其中重症患者高达75%。狼疮性胰腺炎的病情复杂,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故一经诊断需早期干预,如出现胰腺出血坏死、多器官受累、严重感染等情况时,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更需严密监测,积极治疗,早期给予中至大量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于狼疮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其并非是狼疮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亦不会加重病情,反而有利于病情缓解,改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