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金融借贷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
【6h】

农村金融借贷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

第2章 信息不对称与农村金融借贷概述

2.1 信息不对称的基础理论

2.2 农村金融借贷的基础理论

2.3 农村金融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农村金融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1 我国农村金融借贷概况

3.2我国农村金融借贷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3.3 我国农村金融的法律规制沿革及特点

3.4小结

第4章 若干国家的法律规制及借鉴

4.1美国的法律规制

4.2 日本的法律规制

4.3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法律规制

4.4相关国家法律规制的借鉴

4.5 小结

第5章 制定《民间借贷法》的构想

5.1 立法理念的转变

5.2制定《民间借贷法》

5.3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民间借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有鲜活的生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金供需矛盾不断突出,单一的正规金融借贷已不能满足借贷市场的需求。在这一大背景下,民间借贷逐渐呈现繁荣景象,而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表现尤甚。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资金的流动,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保障了农户与乡镇企业的生存与生产,对我国农村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农村金融借贷自发性、盲目性以及相关主体的不对等性引发了农村金融借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借贷市场自身诸如利息率过高、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使得农村金融市场趋于混乱。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中明确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简述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评析。第二章为基础理论部分,阐述和分析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村金融借贷理论,简单论述两者概念并结合相关理论讨论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下文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着重论述我国农村金融借贷业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的沿革。本章以时间为轴,分别就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新千年以来三个时间段我国农村金融借贷业的发展作论述评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我国农村金融借贷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章末尾就我国当前对于农村借贷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第四章将视角对准国外实践,结合第二章中我国农村金融借贷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典型国家的立法实践。并对这些立法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提取经验。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章就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借贷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立法建议。首先从立法理念入手,提出应以建立激励型法律规制为原则。之后则分别以民商法与经济法为视角进行具体措施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