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内部计量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6h】

基于内部计量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选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思路及文章结构

第2章 操作风险内涵

2.1操作风险的定义

2.2操作风险的特点

2.2.1操作风险多数为内生性风险

2.2.2操作风险覆盖范围广大

2.2.3操作风险与收益不对应

2.2.4损失数据呈现厚尾特征

第3章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选择

3.1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一般分析

3.1.1基本指标法

3.1.2标准法

3.1.3高级计量法

3.2内部计量法——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

3.2.1损失强度是固定时的ORR

3.2.2损失强度是随机变量下的ORR

3.2.3包括保险的因素和广义的ORR

3.2.4贝叶斯估计在内部计量法中的应用

3.3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总结比较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内部计量法的障碍

4.1实施内部计量法的条件

4.1.1一般条件

4.1.2定性条件

4.1.3定量条件

4.2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内部计量法的障碍

4.2.1内部计量法自身的缺陷

4.2.2操作风险意识落后

4.2.3风险管理架构不健全

4.2.4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4.2.5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存在差距

4.2.6操作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内部计量法的措施

5.1改进内部计量法

5.2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意识

5.3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构架,改善操作风险管理过程

5.3.1设置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

5.3.2建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

5.3.3改善操作风险管理过程

5.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5.4.1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

5.4.2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5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

5.5.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5.5.2增加IT技术投入

5.5.3开发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5.6培养和引进操作风险管理人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案件频发。究其原因,操作风险难辞其咎。因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把操作风险纳入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管理框架内,并且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在2007年2月28日和2007年5月14日分别印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计提资本,提升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国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如何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问题已成为国内银行的当务之急。不论是出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还是为了达到监管层的要求,对于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得出内部计量法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并对该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给出了实施方法。 文章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方法、思路及文章结构。第二章分析操作风险的定义和操作风险特点。第三章介绍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这些度量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度量法。其中,高级计量法又分为内部计量法,损失分布法,记分卡法等。本文详细阐述内部计量法,通过与其他度量方法进行比较,说明该方法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第四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计量法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在推行内部计量法时存在的障碍。实施条件主要有一般条件、定性条件和定量条件。推行障碍包括内部计量法自身的缺陷;操作风险意识落后;风险管理架构不健全;信息披露存在问题;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存在差距;操作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第五章给出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内部计量法的措施。主要包括改进内部计量法;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构架,改善操作风险管理过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培养和引进操作风险管理人才。第六章为全文的总结。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