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Web模式系统开发技术Ajax的分析研究
【6h】

新型Web模式系统开发技术Ajax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动态网页技术与Ajax概述

2.1动态网页技术

2.1.1动态网页概述

2.1.2几种Web服务器端编程技术介绍

2.2Web2.0介绍

2.2.1Web2.0技术产生的演变历程

2.2.2Web2.0出现的基础

2.2.3Web2.0的相关技术

2.2.4Web2.0展望

2.3Ajax介绍

2.3.1Ajax定义

2.3.2传统动态网页技术与Ajax技术比较

2.3.3Ajax的工作原理

2.3.4Ajax的应用

2.3.5Ajax的开发环境

第3章 与Ajax相关技术分析

3.1JavaScript脚本

3.1.1JavaScript脚本概述

3.1.2JavaScript脚本的应用

3.2HTML、XHTML和XML

3.2.1HTML与XHTML

3.2.2XML介绍

3.3Ajax的基础框架——DOM模型

3.3.1DOM模型概述

3.3.2DOM模型的发展

3.3.3DOM模型和DHTML的关系

3.4页面外观控制——CSS

3.4.1什么是CSS

3.4.2CSS在Ajax开发中的作用

3.4.3CSS的语法规则

3.4.4CSS层叠样式表的优势

3.5XMLHttpRequest对象

3.5.1XMLHttpRequest对象概述

3.5.2XMLHttpRequest对象在Ajax中的应用

第4章 Ajax技术的开发应用

4.1Blog online网站概述及设计方案

4.1.1Blog online博客网站总体描述

4.1.2模块划分及界面设计

4.2Blog online博客页面的实现

4.2.1系统功能设计

4.2.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2.3应用界面

第5章 对Ajax的技术评估

5.1Ajax的优势

5.2存在的问题

5.2.1Ajax技术在应用方面的不足

5.2.2Ajax技术对Web程序安全性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and XML),该技术使用户与服务器实现异步通信,构建更为动态和响应更灵敏的Web应用程序。在前期Web技术发展的历程中采用的是同步交互方式,Web应用所提供的体验和用户从桌面应用程序所得到的在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改善Web应用程序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本文引出了Ajax这个概念。 在论文的第一章中概述了Aiax技术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让读者对这门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动态网页技术、Web 2.0的知识和背景,对Web2.0的出现以及典型技术的应用作了阐述,同时对其做出了前景展望。接着介绍了AjaX技术的定义和原理,比较了AjaX应用模型和传统的Web应用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Aiax的工作原理、相关技术以及开发环境的介绍,阐明了Aiax在Web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Web应用开发的主流技术。在第三章中对Ajax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其包括的主要子技术,做了详细地讲述,就其关键技术中的XMLhttpRequest对象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章中,通过实例证明了AjaX技术的优越性。最后本文探讨了AiaX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简述了它对Web应用程序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对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其对安全性的负面影响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通过研究发现,在Ajax的帮助下,传统Web应用中的请求/响应模式发生了改变,开发人员可以凭借这一技术自由地与服务器端实现异步交互,该技术可以使得客户端页面不需要被重新加载,用户不会感觉到有网页提交或刷新。在不刷新页面的情况下,页面仍然可以检索、查询并返回浏览者所输入的相关结果。开发人员也不再为了实现一个动态效果,就将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页面装载时全部发送到客户端,导致页面过度膨胀。AjaX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客户端处理方式,为在Web应用中实现更加丰富的交互效果奠定了基础。 近来,国内外各大门户网站如Google、Yahoo等,都采用了Aiax的无刷新技术,Google将一些存在多年的Web技术进行了重新组合,设计出一系列令人炫目的产品,它们都采用了一种综合性软件技术Ajax写成。微软公司发布的Live系列服务,像Live Mail、Virtual Earth业务中也应用了Ajax技术。Ajax使得B/S系统拥有C/S系统的速度。运用Ajax技术,将使得用户体验和Web应用的可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