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传播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作用的研究
【6h】

信息传播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1章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1.1选题原因及意义

1.1.1选题原因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国外研究状况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

1.4研究方法

1.5创新点

第2章自然灾害事件信息传播概述

2.1自然灾害的涵义及特点

2.2信息与传播概述

2.2.1信息的涵义及特点

2.2.2传播的涵义及社会功能

2.3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第3章国外信息传播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运用

3.1建立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传播管理机构

3.2建立自然灾害事件应对的信息系统

3.3完善畅通的政府横向与纵向信息传播渠道

3.4政府与媒体之间保持着良性互动的关系

第4章我国信息传播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的现状分析

4.1目前我国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运用信息传播的成功点

4.1.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4.1.2媒体对自然灾害事件新闻报道的加强

4.2我国目前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运用信息传播的不足点

4.2.1媒体的报道中信息缺失现象严重

4.2.2政府的信息传播缺位

4.2.3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机制不顺畅

第5章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有效的信息传播模式

5.1构建自然灾害事件信息传播模式

5.2灾前的信息传播预警

5.2.1政府部门应该构建完备的灾前预警体系

5.2.2发挥大众媒介在社会预警体系中的作用

5.2.3建立完整的公众信息反馈网络

5.3灾难处理中的信息传播

5.3.1政府部门的相关措施

5.3.2发挥自然灾害新闻在灾难处理中的巨大力量

5.4灾后总结中的信息传播

5.4.1政府部门在灾后的总结工作

5.4.2媒体在灾后的新闻报道总结工作

第6章结论

6.1小结

6.2研究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强,各种自然灾害性事件频频爆发,尤其是类似于印度洋海啸、卡特里娜大风暴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事件,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异于平常,如果这个时候政府和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不加以透明化、详细化、控制化,可能会导致谣言满天飞、人们心理情绪极度紧张、各种慌乱不时发生,造成比自然灾害本身更加严重的后果。相反,如果在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有效的信息传播模式,则有利于降低社会恐慌、减少事件中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搭建信息上下沟通的平台,而且能够更好的建立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树立二者良好的形象。 本文则是以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为研究内容,以政府、媒介、公众三者为研究对象,整个研究框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自然灾害的涵义及特点、信息的涵义及特点和传播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以国内外信息传播在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运用情况和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发达国家的信息传播管理机制和系统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际案例对目前我国信息传播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在全文的结语部分,也就是第三部分,笔者结合已有的传播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个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政府、媒介、公众三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模式,并指出信息传播应该注重的问题,给出了参考建议。作者最后亦对全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做了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