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负性参照点下的损失规避和冒险性的变动机制
【6h】

负性参照点下的损失规避和冒险性的变动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曲线

1.2 前景理论中的参照点效应

1.3 前景理论中的损失规避

1.4 损失规避的理论解释

1.5 损失规避与个体的风险态度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方案

2.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得失程数说和参照点说的比较研究

3.1 实验一

3.2 实验二

3.3 实验一、二讨论

4 负性参照点下冒险性的变动机制研究

4.1 实验三

4.2 实验四

4.3 实验五

4.4 实验三、四、五讨论

5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前景理论是Kahneman和Tversky(1979,1984)提出的一个关于风险决策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包含在价值函数曲线中。根据价值函数,人们表现出损失规避,即等量损失的效用大于等量获得,损失和获得都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损失规避、参照点和个体冒险性,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本研究比较了两种解释损失规避的观点——参照点说和得失程数说,同时探讨了负性参照点下个体冒险性的变动机制,并以此推导出负性参照点下价值函数曲线的变化形态。
  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共五个实验,结果表明:
  1、损失规避同时受到负性参照点和得失程数的影响,不能单独用参照点的观点或者单独用得失程数的观点解释损失规避,当获得程数大于损失程数且处于负性参照点下时,不发生损失规避;
  2、总的来说,个体的冒险性随着参照点的负向变化而降低;
  3、在参照点负向变化的初期,冒险性并不立即下降,而是保持了和零参照点时相当的水平(30%左右),在参照点突破某个界限(负200左右)之后,冒险性迅速下降;
  4、运用动态参照点的观点考察价值函数曲线时,特别是在负性参照点下,需明确先前发生的损失量是否突破了冒险性突变的界限,如没有,则负性参照点下的价值函数曲线的形态不发生变化;如有,则形态发生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