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人和自然关系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6h】

马克思人和自然关系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2.1 本体论维度上,自然的先在性

2.1.1 人是自然的产物

2.1.2 自然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存在的基础

2.2 价值论维度上,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

2.2.1 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2.2.2 人类是自然存在的价值依托

2.3 实践论维度上,以对象性活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互为生成

2.3.1 客体主体化,自然向人生成

2.3.2 主体客体化,自然规律内化为人的本质力量

2.4 系统论维度上,人处在自然界这个有机整体之中

2.5 方法论维度上,遵循自然规律是必然

2.5.1 “为”的应然性与“不为”的必然性

2.5.2 对自然的控制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控制

2.6 辩证法意义上,人改造自然的“自由”

2.6.1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6.2 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2.6.3 自然的外在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

2.6.4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3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及根源

3.1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3.1.1 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3.1.2 生态系统失衡,全球气温反常

3.1.3 资源短缺突出,人与人关系紧张

3.2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源

3.2.1 观念上,机械自然观将人与自然对立

3.2.2 实践上,资本逻辑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导致大量浪费

4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1 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内涵

4.1.1 生态文明的定义

4.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4.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2.1 遵循自然规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具预见性和科学性

4.2.2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4.2.3 改变当前不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4.2.4 生产实践既要关注自身的需要,也要关注周边环境的生存需要

4.2.5 在发展中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相处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表明人们在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现了问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症结所在并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的梳理归纳。主要从本体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实践论维度、系统论维度、方法论维度以及辩证法意义等六个方面对马克思这一思想进行解读、归纳。阐述了马克思的人与自然互为依赖、共生共亡的实践人化自然观。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的一个非常重要概念。它包含着受动与能动、自然与人道的对立统一;人改造自然的必然和顺应自然的应然;以及人之为人的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力。
   第三部分转到对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现状的分析、论述,指出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原因在于机械的自然观以及资本逻辑指导下的大量生产方式,揭示人的实践活动没有起到调节、控制作用,违背了先顺后改的原则。
   论文的第四部分旨在将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指出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必须找回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个合适的度。树立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改变原有的生产、消费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人与环境的诉求,真正做到自然、人、社会的同步发展。
   第五部分对本文观点总结及指出今后还需做的相关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