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初步实现
【6h】

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初步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科考数据管理建设现状与进展

1.3.2 数据共享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组织结构

2 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需求分析

2.1 系统背景

2.2 数据需求分析

2.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2 专题数据

2.2.3 多媒体数据

2.2.4 文档报告数据

2.3 功能需求分析

3 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

3.1 总体设计概述

3.1.1 系统设计原则

3.1.2 系统设计目标

3.1.3 系统建设内容

3.2 平台架构设计

3.2.1 整体建设框架

3.2.2 平台总体架构

3.3 平台数据库设计

3.3.1 概念结构设计

3.3.2 逻辑结构设计

3.4 平台功能逻辑设计

3.5 关键技术

3.5.1 多源、多维、多尺度海量数据集成管理

3.5.2 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关系数据库一体化存储

3.5.3 科考数据动态更新与加载的能力

3.5.4 基于B/S和C/S的体系结构

3.5.5 基于目录服务实现鄱阳湖科考数据门户

3.5.6 基于Mashup和Flex API的应用示范展现

4 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初步实现

4.1 导入页

4.2 网站首页

4.3 专题简介

4.4 数据中心

4.5 示范应用

4.5.1 鄱阳湖水面信息在线监测和损失评估系统

4.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

4.6 帮助中心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鄱阳湖科考”)是继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考察之后的综合性考察,此次考察的内容涉及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水文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既能集成管理多源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又能支持数据查询和应用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对鄱阳湖科考数据实现共享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对鄱阳湖科考成果的迫切需求,建立鄱阳湖科学考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的一站式平台,可以避免鄱阳湖科考信息孤岛化,为鄱阳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本论文从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的背景出发,分析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在信息共享服务理念支持下,集成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方法,研究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一个集数据在线查询、分析、交换和可视化为一体共享服务平台;最后,通过建立共享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初步实现鄱阳湖科考数据一站式共享服务,同时设计并实现了2个典型应用,体现鄱阳湖科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价值。两个示范应用中,“鄱阳湖水面信息在线监测和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自然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的一体化集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展示了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地图的发布和GIS空间分析的应用。
   通过平台的初步试运行表明:利用ArcSDE+SQL Server方式能够有效管理和集成多源、多维、多尺度的海量鄱阳湖科考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一体化存储;基于B/S、C/S结构和目录服务的鄱阳湖科考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实现科考数据的在线查询、管理、分析、交换、可视化等功能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选择“鄱阳湖水面信息监测系统”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系统”作为示范应用,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为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