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庐山旅游空间布局研究
【6h】

环庐山旅游空间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框架

2 构建环庐山旅游圈的需求性分析

2.1 区域旅游资源概况介绍

2.1.1 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分析

2.1.2 九江市区旅游资源分析

2.1.3 星子县旅游赉源分析

2.1.4 永修县旅游资源分析

2.1.5 武宁县旅游资源分析

2.1.6 鄱阳县旅游产品分析

2.2 构建环庐山旅游的必要性

2.2.1 旅游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平衡的需要

2.2.2 环境承载能力平衡的需要

2.2.3 游客消费全面的需要

2.3 构建环庐山旅游的可行性

2.3.1 资源上的关联性

2.3.2 旅游产品互补性

2.3.3 地理空间邻近性

3 环庐山旅游圈空间布局构建

3.1 构建环庐山旅游圈的理论基础

3.2 布局模式的基本条件分析

3.3 环庐山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4 环庐山旅游空间布局设计

3.4.1 重要旅游节点的选择

3.4.2 重点旅游发展轴的选择

3.4.3 环庐山地区“2心3点5轴3区”的空间布局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合理的旅游空间布局,能够有效地提升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能有力地促进旅游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结合环庐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旅游业和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已有的关于庐山旅游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环庐山旅游空间布局的构想,并就如何实现这些构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文研究认为,要推动环庐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政府首先应构建如下的环庐山旅游空间布局:2个核心区(九江市区、庐山风景区)、3个节点(星子、武宁、永修)、5条轴线(昌九高速、永武高速、九景高速、京九铁路、昌九城铁),以及庐山—浔阳—星子优先开发区,武宁—永修重点发展区,湖口—鄱阳重点突破区。其次,还需要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包括:组建环庐山旅游合作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发共享旅游资源;合作完善环庐山地区旅游交通网络;合作开发具有环庐山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

著录项

  • 作者

    钟乐乐;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自然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方朝阳;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庐山; 旅游空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