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制度设计优劣势比较及对策分析
【6h】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制度设计优劣势比较及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2 金砖五国经济发展状况

2.1 金砖国家基本国情

2.2 金砖国家经济合作机制

2.3 金砖各国参与世界其他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影响

3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制度设计优劣势的比较分析

3.1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制度设计

3.2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的比较

3.3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泛美开发银行的比较

3.4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非洲开发银行的比较

3.5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比较

4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运作的对策分析

4.1 人事任命中权衡五国关系

4.2 资金来源

4.3 货币选择

4.4 建立防火墙机制

4.5 应对乌克兰危机

4.6 “一带一路”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砖五国在巴西签定协议,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经济合作机制开启了新篇章,新兴国家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崭露头角。一直以来东方国家是规则的执行者,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没有话语权,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由发达国家主导。金砖国家希望能够成立属于自己的融资机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砖五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金砖国家同属于发展中的大国,拥有较多的利益交汇点,需要在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其中经济合作成为金砖国家的主要合作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为了降低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缓和彼此之间的政治争端和战略冲突,开展领导人论坛,建立彼此间的经济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是这种合作机制的实践。其次,对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制度设计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制度设计,然后通过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对比,借鉴成功经验,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世界银行成立以来,长期被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始终处于多边合作机构的决策机制之外。但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注重权力平衡,初始认缴资本由各创始成员国均摊,各国均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担任重要职务,这种制度安排平衡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顺利筹建;泛美开发银行作为多边合作机构较为成功的范例,有很多地方值得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借鉴。在贷款政策方面,向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真正遵循了泛美开发银行成立时的宗旨;非洲开发银行为了在国际市场中更快地获得资金支持,投资一些见效快、盈利高的项目,而忽略了住房、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种项目选择上的偏见使得穷国更穷,富国更富,不利于平衡区域经济结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运作中就要吸取这些国际多边合作机构的经验,扬长避短。后,通过上一部分的比较,进而对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在运作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例如,货币选择问题、主导权分散问题、资金来源问题,此外,乌克兰危机和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都会影响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运作。如何建立防火墙,避免这种地缘政治冲突蔓延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也是运作中的关键问题。在分散主导权方面,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从酝酿到成立,一直在极力避免某国主导的情况发生,这种安排会产生主导者缺乏的问题,可能使决策失灵;在资金来源方面,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过程中,成员国只有金砖五国,没有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加入,这可能导致资金来源不充足。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如何在制度设计中规避这些问题,还需要加以研究。总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推动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不仅是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表现,更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从内部来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是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贯彻落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成立之初所面临的阻碍。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运作中,必须权衡五国关系,同时借鉴其他国际多边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探索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制度设计和运作机制的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