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旅游扶贫背景下古村落的社区营造研究——以X古村为例
【6h】

旅游扶贫背景下古村落的社区营造研究——以X古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访谈法

1.4.3 实例研究法

1.4.4 观察法

1.4.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旅游扶贫现状研究综述

2.2 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社区营造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X古村的社区营造调研分析

3.1 X古村社区营造基本概况

3.1.1 X古村“人’’资源概况

3.1.2 X古村“文”资源概况

3.1.3 X古村的“地’’资源概况

3.1.4 X古村的“产”资源概况

3.1.5 X古村的“景”资源概况

3.2 旅游扶贫背景下X古村的社区营造总体分析

3.2.1 X古村总体环境调研分析

3.2.2 X古村社区营造感知前测

3.3 X古村社区营造的萌芽和优劣势分析

3.3.1 X古村社区营造的萌芽

3.3.2 X古村社区营造的优势和劣势

3.4 小结

4 X古村的社区营造策略

4.1.1 X古村居民共同记忆的营造

4.1.2 X古村民俗及农耕文化的发展

4.1.3 X古村空间肌理特色的复兴

4.1.4 X古村的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4.1.5 X古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4.2 X古村社区营造的阶段性效果分析

4.2.1 针对X古村调查对象的回访

4.2.2 X古村总体社区营造的原则

4.3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区营造是社会工作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社区营造相对于其他研究而言范围更大、效应更久,在当代全面脱贫、全面奔小康的背景下,古村的贫困状态属于其中的深水区、硬骨头,因此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古村落的社区营造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我国大部分古村落存在着在地居民外流、当地文化遗失等现象,古村的保护和开发都是以政府自上而下为主,社区营造讲究的是调动村民的社区参与,通过自下而上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实现绿色生态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借鉴台湾、日本等地乡村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以古村落比较普遍的江西的一个古村——X古村为研究对象,聚焦古村落社区营造,从人、文、地、产、景等方面,对X古村所具备的社区营造背景、优势等进行调研分析,讨论社区居民等社会行动者参与地方保护事务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农村精准扶贫的政策,试图从人、文、地、产、景五大方面提出相应的社区营造策略介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介入,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将社区营造效应进行量化,以15户贫困户和15户普通农户为具体的参照对象,记录在社区营造实践前和实践后,从个人经济状况、村落情感以及旅游参与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古村落是有居民生活的非凝固的文化遗迹,它的保护重点除了历史悠久的实体建筑,还有在地居民集体意识和记忆的再造,人的素质和观念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参与对社区营造而言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最需要打好基础的阶段。文末对X古村的社区营造策略进行了总结,包括如何利用理事会、镇政府、文物局、旅游公司等有效引导古村内的村民参与社区事务,如何利用好自身的特色做好古村落的品牌文化,如何通过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带动村民致富并为其他古村落的发展提供借鉴。对古村落的社区营造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难解决的是如何持续调动村民可持续性参与的问题,这也与村民个人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相对来说村民目光较为短浅、较以利字唯先,对于带头人的培养以及整体可持续性推动的研究可能还需进一步深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