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探析
【6h】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研究

1.2.2 关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

1.2.3 关于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与创新

1.4.1 本文框架

1.4.2 本文创新

2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概述

2.1 风险管理审计概念界定

2.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2.1.2 风险管理审计

2.2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2.2.1 评价公司风险管理环境

2.2.2 审议风险管理目标

2.2.3 审查风险管理过程

2.3 保险公司实施风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2.3.1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

2.3.2 保证投资者利益的需要

2.3.3 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需要

2.4 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解释

2.4.1 受托责任理论

2.4.2 战略管理理论

2.4.3 免疫系统理论

3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案例介绍

3.1 H保险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1.1 H保险公司成长与发展

3.1.2 H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

3.2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

3.2.1 评价风险管理机制

3.2.2 审查风险识别与评估过程

3.2.3 审查风险应对措施

3.3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关注重点

3.3.1 评价赔付率

3.3.2 审查应收保费

3.3.3 评价偿付能力

4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4.1.1 市场风险的审计数据难以收集

4.1.2 保险业务层面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不明确

4.1.3 公司对异常资金流的审计开展力度不够

4.1.4 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得不到落实

4.2 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风险信息平台不够完善

4.2.2 审计人员职责不清晰

4.2.3 风险管理审计队伍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4.2.4 管理层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5 P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经验借鉴

5.1 P保险公司的发展与基本情况介绍

5.2 P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情况

5.2.1 P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5.2.2 P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情况

5.3 对P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经验启示

5.3.1 配套的风险管理机制

5.3.2 科学分层抽样,确定审计范围

5.3.3 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

6 完善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措施

6.1 健全风险管理审计配套的机制

6.1.1 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6.1.2 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6.2 内部审计人员合理定位,科学部署工作

6.2.1 审计人员需转变思路,准确定位

6.2.2 完善风险管理审计程序

6.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效率

6.3.1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6.3.2 开展非现场审计

6.4 建立审计回访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6.4.1 实行审计回访制度

6.4.2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保险业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振兴实体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多次提到把防范风险作为首要改革的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反复强调控制金融风险对于社会民生的重要性。当下国内保险市场仍属于初级市场,粗犷式经营模式的弊端屡见不鲜,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加大保险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风险防范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如何管理与防范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已成为保险公司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今企业稳定经营的需求,风险管理审计是以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为管理对象,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要的审计方式。通过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一方面控制经营中的风险,提高经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管理的效率。保监会发布的多项指引都强调保险公司要提升风险管控意识,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确保管理与发展的有序推进。因此,保险公司引入风险管理审计已是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总结已有学者的研究,首先概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界定风险管理审计相关概念,确定审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评价经营环境、评价风险管理目标以及审查风险管理过程,其中风险管理目标主要评价其制订是否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匹配,各分支机构细分的目标能否为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再利用受托责任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来论述保险公司执行风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包括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保障股东利益的需要和适应内部审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综合考量,最终选取H保险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情况。H保险公司在国内保险业中属于中小型企业,具有一般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诟病,如治理体系不完善,审计技术与方法落后等,同时其经营管理的特点也符合我国常规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其作为对象来研究我国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研究中通过审查H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过程,指出赔付率、应收保费、偿付能力等指标为审计中应关注的重点。研究发现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中有如下问题:(1)市场风险的审计数据难以收集;(2)保险业务层面的审计目标和范围不明确;(3)公司对异常资金流审计的开展力度不够;(4)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得不到落实。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难以对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作出适当且有效的评价,进一步增加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为改善当前的经营管理困境,通过分析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风险信息平台不完善,未对市场风险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第二,审计人员职责不清晰,未能从过去发现问题的角色转变到预防问题的角色,缺少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指导工作有序开展;第三,审计队伍实力不足,知识体系不够全面,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未熟练掌握,难以有效追查异常资金流;第四,管理层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导致审计结果和建议都难以落实,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风险管理水平难有提升。
  通过学习借鉴P保险公司成功的审计经验,要有效提升H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的质量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实现:第一,健全风险管理审计配套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来确保审计机制的健全性,从而提前预警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第二,内部审计人员合理定位和科学部署任务,通过转变工作思维,优化风险管理审计流程,强化内审部门的职能并提升其效用;第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质量,引进复合型人才来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通过开展非现场审计模式来实现降本增效;第四,实行审计回访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保证审计建议和结果得到有效落实,为企业营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促使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